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胃肠恶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77291.html
年3月20日,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胃肠恶性肿瘤二级预防、协同化疗与抗转移复发的中医药方案循证评价研究”(YFC)课题绩效评价会在北京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项目牵头单位中医院组织召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陈士林教授、医院原院长刘沈林教授、中国医院花宝金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孟庆刚教授、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刘建平教授、中医院原书记朱立国教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郭利平院长组成绩效评价专家组,科技部生物医药中心中医药处方子寒老师、中医院科研处付建华处长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项目相关负责人及近50余位骨干线上线下参加会议,项目成果收到专家组充分的肯定及科技部的殷切期望。年,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整合肿瘤专委会会长杨宇飞牵头的“胃肠恶性肿瘤二级预防、协同化疗与抗转移复发的中医药方案循证评价研究”获得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近两千万的资助。项目下设6个子课题,联合全国12家中西医优势单位,超过50家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为中医药在重大疾病中的防治提供依据。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为中医院温艳东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副校长、医院张海波教授、中医院杨宇飞教授、上海中医院赵爱光教授、中医院吴煜教授。时至年,在整合肿瘤专委会会长杨宇飞,副会长刘建平、张海波、许云、赵爱光、舒鹏、刁德昌,李勇等多位5位常务理事、6位理事、多位会员及其余业界骨干的不懈努力下,项目共纳入例患者,成果丰硕,执行期满,开展课题绩效评价。会上,付建华处长代表项目牵头单位科研主管部门致辞,对绩效评价会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和指导项目做好绩效评价准备。生物中心方子寒老师代表科技部生物中心,对工作程序和要求做出了介绍。他强调,综合绩效评价是项目过程管理的最终关口,是检验重点专项实施效果、保障重点专项目标实现的关键措施,也是十四五的最新要求。其目的是大力推动项目管理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最后攻坚克难。目前开展的是综合绩效评价的第一步——课题绩效评价。本次项目邀请的评价专家组成员均是业内的顶尖权威专家,预祝各课题能取得好结果。在此十三五收官之际,也希望能够涌现更多丰硕的成果,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最终能获得优秀的等级评价。接着,项目组总负责人杨宇飞教授介绍了项目总体执行情况。在绩效评价专家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副院长的主持下,温艳东院长、程海波副校长、张海波教授、杨宇飞教授、赵爱光教授、吴煜教授六位课题负责人按照要求从课题基本情况、总体完成情况、重要进展与亮点成果、组织实施情况、经费执行情况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重点汇报。本项目围绕脾虚一个病机,胃癌、结直肠癌两个病种,癌前病变、围辅助化疗期和抗转移复发期三个关键环节,开展了6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中医药(口服中药或针灸)能提高胃上皮内瘤变消失率约10%,降低部分人群结直肠腺瘤再发危险,改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期生存质量10%以上,减轻症状负荷30%以上,提高结肠癌化疗完成率15.8%,延长IIIC期胃癌根治术后2年无病生存率16.76%,并且具有延长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无病生存期的趋势,为中医药防治胃肠恶性肿瘤领域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同时通过基础实验阐释了中医药可能的疗效作用机制。项目还针对胃肠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脾虚”进行了深入且创新的探索,在专家共识基础上创建了中医脾虚量表并应用于上述临床研究,并阐释了脾虚机制。截至目前,项目共发表72篇论文,其中SCI16篇,累计影响因子56.分,总被引62次,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5项奖项,专著2部,发明专利1项,并在欧洲肿瘤内科学年会(ESMO)、美国整合肿瘤学年会(SIO)等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上进行口头及会议论文交流,引起了该领域国内外同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by/118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