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是我们经常做的一件事情。
不少人喜欢有事没事掏个耳朵,
然而耳朵并不是你想掏就该掏的。
01小心掏耳朵掏出癌症我们耳朵的外耳道皮肤非常敏感脆弱,掏耳朵时一不小心用力了点,就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
还有人因为掏耳朵太用力,导致鼓膜穿孔、中耳炎和耳聋的。而且,掏耳朵的次数太多,容易刺激耳道皮肤,容易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虽然这个肿瘤是属于良性肿瘤,也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容易复发,多次复发甚至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02自己偶尔掏耳朵有害吗?不能频繁掏,偶尔掏一下总可以吧?其实并不!
我们清理耳朵会破坏耳朵的天然保护屏障,减少了耳朵的抗菌能力,容易引发感染。使用指甲等尖锐物品还会导致耳道内破皮流血,引发外耳道炎甚至发脓。
掏耳朵时,不仅不能把耳屎完全排出,还可能会将耳屎推进去,积累在里面结成一团,反而更加影响听力。
03耳朵是非掏不可吗?就算忍得住平时的手贱,但是耳朵有耳屎,总该掏掏了吧。
耳屎这个名字让我们误以为,这东西就是一个无用的人体排泄物,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别看人家名字不好听,但却能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为我们耳朵的分泌物一般呈现弱酸性,且有一定的挥发性,这种味道小虫不喜欢,也不适合细菌生长。所以,耳屎能阻止小虫飞入,还能保护耳道的皮肤。
04耳朵为什么会痒?不少人认为,耳朵是因为有耳屎才会痒,每次痒了就取来棉棒掏掏。
耳屎多的确是耳朵痒的原因之一,但次数多了发现,掏耳朵也不管用了,掏完了还是痒。
因为,有耳屎是耳朵痒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所有的原因。你的耳朵会痒,还有可能是因为:
1.耳朵干燥
常挖耳朵的人把耳垢随时挖得光光的,耳朵皮肤变得太干燥就会痒,痒就会想再挖,挖后又更痒,如此恶性循环就越来越糟。
2.耳朵发炎
当有病菌进入了耳朵内部,耳朵就会发生炎症,会有耳内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情况出现。
这种情况下就更加不要自己掏耳朵了,医院请医生帮忙,以免给耳朵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3.霉菌性外耳道炎
如果出现耳朵出现越掏越痒的情况,还有可能是因为得了霉菌性外耳道炎。
平时,外耳道会分泌一种油脂性物质,能够保护我们的外耳道皮肤和鼓膜。频繁的掏耳朵容易破坏表皮的结构和皮肤,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重则使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05如何正确掏耳朵?耳朵发起痒来,你让我不掏,臣妾真的做不到哇!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掏耳朵呢?
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周最多掏一次。
掏的时候不要太深入,不要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如果耳屎又大又硬,影响听力,千万不要强行取出。医院有软化耳屎用的滴耳剂,耳屎浸泡松软后,可以由耳科医生清理掉。
已有外耳道炎症者,或取出困难者,医院请医生帮忙解决问题,以免造成耳道损伤。
可以用清洗代替掏,洗澡的时候在莲蓬头下清洗耳道就够了,同时注意控制水温和水流速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