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人民政协网

新闻背景:

2月4日,是第19个世界抗癌日。癌症是人类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全球一个主要的死亡原因,它是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当身体内细胞发生突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癌症还称为恶性肿瘤和赘生物,转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我国癌症发病率位居全球发病率第74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发病总人数排全球首位。

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种类(按全球死亡人数排序)为:男性: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女性:乳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子宫颈癌。

肺癌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版)中称,年中国新增肺癌病例65.3万人,占全球新增病例总数的35.8%,死亡病例59.7万,占全球死亡病例37.5%。目前肺癌仍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预计到年,我国每年将有万人口死于肺癌。并且在中国肺癌的男女比例和国外相比相差不多,有些不吸烟的女性肺癌患病率也很高。

肺癌的高危人群为:年龄超过50岁、吸烟史超过30包年(包年是指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现吸烟或戒烟时间尚不足15年的。此外,对于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超过20年,或者长期工作在密闭的或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的人群,重点应该筛查的是“三个20”人群,即: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的人群;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

做好预防很关键:1.远离烟草,也远离吸烟的人;2.居室不要过度装修,保持居室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有条件的话,请为自己和家人准备空气净化器;3.做饭时,提前开启和稍晚关闭抽油烟机;4.少吃烧烤等不健康的食物;5.从事石棉工作的人员,务请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体检。6.在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戴防护口罩;7.做到健康饮食、营养平衡,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8.起居有序,规律作息,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

建议中老年人群定期参加年度健康体检。特别是肺癌高发地区,定期进行包括胸部低剂量螺旋CT和肿瘤生物标记物在内的深入健康体检和肺癌筛查。

胃癌

胃癌一般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卫生条件、不同的身体状况都有影响。

胃癌“爱找”这6类人:40岁以上的男性:4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96%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2倍多;重口味的人: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食物的人;胃有问题的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做过胃部手术,或有胃癌前疾病的人;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例如爸爸妈妈得过胃癌、肠癌等疾病;有相关疾病的人:比如恶性贫血,因为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生活习惯不好的人: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如何早期发现呢?可做胃镜。不少人听闻做胃镜特难受,会吓得“谈胃镜色变”。的确,胃镜检查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上腹部牵拉感以及胀痛,其实不用过于紧张,保持放松及按照医生所说配合即可。推荐使用胶囊胃镜,它被誉为“完美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患者只需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3天左右,胶囊机器人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建议40岁以上的人如果从未做过胃镜,就可以马上去检查一次。如果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症状,此后可3~5年复查1次胃镜;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每1~3年复查1次胃镜;病理活检伴有肠化生的患者,应半年到1年复查1次胃镜;病理活检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即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应3~6月复查1次胃镜。

肝癌

肝癌起病隐匿,但进展迅速,有效治疗手段少,总体5年生存率低,有癌中之王的称号。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病毒性肝炎进展后的肝硬化也是肝癌滋生的温床,约80%~9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或丙肝以及肝硬化的背景。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1.有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史:我国乙肝病毒多数是在儿童时期感染,丙肝病毒成年后感染,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慢性感染。病毒在肝脏内持续复制,最终导致肝脏受到长期、慢性的损伤。2.肝癌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或兄弟姐妹既往有人患肝癌或乙肝肝硬化病史,其肝癌的风险也大大增加。3.生活在肝癌高发区或食物污染:从肝癌的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华东、华南和东北明显高于西北、西南和华北,沿海高于内地。可能与潮湿、多雨气候容易导致水体、食物受到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的污染有关。4.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病史: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导致的肝硬化,但酒精性肝病,脂肪肝一样可以发展成肝硬化。5.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0岁,尤其是长期加班、熬夜、劳累的朋友更应注意定期体检。一方面是检查有没有肿瘤,另外一方面也还要注意乙肝病毒有没有复制或肝硬化有没有进展。

预防肝癌应从细节做起:1.规范治疗。以乙肝治疗为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持久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甚至避免肝硬化和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让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最终不因慢性乙型肝炎而影响患者的寿命。慢性肝炎患者要通过规范治疗使病情得到改善或减缓疾病进展,从而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2.食物防霉。东南沿海等地区肝癌高发,与气候潮湿,适合黄曲霉等真菌产生黄曲霉素关系密不可分。黄曲霉素被称为是Ⅰ类致癌物,在潮湿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在花生、玉米等谷物、坚果上产生。食物防霉可以说是预防肝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否是肝癌的高危人群都应该把好食物采购关、储存关、加工关,避免不必要的肝癌风险。3.戒烟戒酒。燃烧的烟草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不仅是针对肺癌而言,这些致癌物质一样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体内,最终给肝脏“雪上加霜”,增加了肝癌发生的概率。喝酒伤肝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做到的人很少,肝炎的患者治疗本身就要戒酒,因为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最常见的就是导致肝脏脂肪变性。4.避免过劳。慢性乙肝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过劳尤其是熬夜会改变身体的免疫状态,一方面使得肝炎病毒有机会大肆复制,另一方面身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监视能力在减弱,这些都是过劳导致肝癌早发的重要因素。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除了定期体检或规范治疗,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工作与生活,避免熬夜加班透支身体。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它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有关。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据研究显示,结直肠癌一级预防可发挥35%的作用,二级预防可发挥53%的作用,而对确诊结直肠癌患者的规范性治疗仅发挥了12%的作用。一级预防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预防性阿司匹林的应用:1.合理饮食。据研究发现,红肉的摄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呈正相关,而鱼类、蔬菜和水果的摄取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其中,常食用红肉的50岁以上人群在十年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最高增加1.71%,而常食用鱼肉的人群,其十年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下降1.86%。2.良好的生活习惯。吸烟不仅是肺癌的罪魁祸首,还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据研究显示,经常吸烟的人较从未吸烟的人而言,其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增高。3.控制体重。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体重每增加1kg,其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上升60%;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浓度和结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因此,控制体重和HDL水平对降低结肠癌发病率有重要作用。4.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年4月12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对年版阿司匹林与非甾体抗炎药预防结直肠癌的相关指南进行更新,指南中推荐在50~69岁之间的人群,可根据特定情况将阿司匹林用于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在二级预防中,开展早期筛查发挥着核心作用,美国近20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此。肠镜是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方式。

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现在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世界每年大概有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死于该病。乳房出现下列情况应视为报警征象:40岁以上乳房某一区域的局限性增厚或无痛性肿块;乳房皮肤凹陷;乳头异常分泌物,尤为血性者;乳头回缩,鳞片状或乳头周围湿疹样改变不愈;乳房外形改变,失去两侧的对称性。

如何进行自我检查早期发现乳腺癌?据统计,80%的乳腺癌是病人自己先发现,然后再请医生确诊。如果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则根治的机会大增。掌握正确的乳房自我检查方法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的异常情况,尤其是能够发现1cm大小,可能尚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从而为乳腺癌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乳房的正规检查方法包括视诊和触诊。在检查之前需注意选定一个日期,最好在月经后9~11天检查。因为此时乳房充血量少、柔软,较容易摸到肿块。检查时选择光线明亮的地方,脱去上衣和乳罩,充分暴露两侧乳房,面对镜子。正确的检查手法是用并拢的手指轻轻触按乳房,不能用手抓捏,否则易将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建议50岁以上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40~49岁妇女每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35~40岁妇女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作为基础资料保存,以便以后作对照。35岁以下妇女不必行乳腺钼靶检查,可用超声行乳腺普查。

对于身体“发福”的女同志,建议少吃肉类高脂肪食物,医院检查。在各行各业中,运动员的乳腺癌发病率最低,天天大运动量,消耗了多余的脂肪,身上没有赘肉,体内的雌激素保持在低水平,当然就不会与乳腺癌“有染”了,国外有人做过统计,育龄妇女每周平均进行4小时的体育锻炼,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减少60%。建议女性,1.避免饮酒。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1杯以上者,患乳腺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2.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黄嘌呤可促使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3.多吃白菜和豆制品。白菜里含有一种化合物,约占白菜重量的1%,能帮助分解雌激素。豆制品则含有异黄酮,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生。此外,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蔬果也有作用。4.多吃鱼。据有关报道,鱼类食品吃得较少的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均较高,而摄取鱼类食品较多的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则较低。5.保健品别乱吃。6.生育别太晚。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同时产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对于保护乳房健康很有用,雌激素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出来“消肿”。所以,怀孕、分娩、哺乳虽然辛苦,但带给女同胞的不仅是可爱的下一代,还大大增强了女性的抗疾病能力,这种能力越早获得,对于防止乳腺癌的发生就越有利。

近年来,“三氧治疗”受到广大腰腿痛疾病患者的青睐,因其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显现出明显的疗效。但殊不知,“三氧治疗”不仅能治疗骨科的疼痛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三氧”在癌症治疗中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暨南大学医院疼痛科杨清峰主任称,“三氧治疗”对于一些早中期癌症患者或是癌症康复期的患者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精神状况等作用。

什么是“三氧治疗”

“三氧”是三个氧原子构成的强氧化剂,易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三氧”有很强的杀菌、除臭能力。其中,“三氧大自血”是“三氧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指将医用三氧溶于自体血并回输至患者体内,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法。

据杨清峰主任介绍,三氧免疫疗法具有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清除血液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以及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血液新陈代谢的特点。

三氧大自血对癌症患者有何益处

三氧大自血的治疗机理就在于,把病人的部分血液(毫升)引到体外,经过精确剂量的三氧处理后经原通道回输入体内,形成三氧血循环,三氧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的产物——脂质过氧化物,能够促发生物化学反应,破坏肿瘤的生存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癌症患者的疲乏感。

据了解,三氧治疗目前在欧洲一些国家十分盛行,有临床研究文献表明,单独使用臭氧或与放疗、化疗相结合,对癌症患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价值。肿瘤患者通过“三氧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增加体力,明显增强食欲和睡眠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在欧洲国家,有运用臭氧疗法对晚期头部和颈部肿瘤患者产生了积极效果。

年,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美国《科学》杂志曾发表研究文章称,“臭氧在体外可以有选择地抑制人类肺部、乳房和子宫癌细胞的生长,且臭氧杀死癌细胞的百分数与臭氧浓度和剂量有关联”。文章认为,癌细胞对臭氧有显著的敏感性,所以臭氧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在意大利三氧治疗学家博西出版的目前世界范围较为完整的臭氧治疗研究专著Oxygen-OzoneTherapy(《臭氧治疗学》)一书中曾提到:“年6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氧化剂(臭氧、过氧化氢)包括在五类抗肿瘤治疗方法中。在更早期,臭氧治疗学家瓦尔罗和扎贝尔对臭氧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价值做了研究。瓦尔罗认为,在他治疗的患者中,经过外科、化疗和放疗之后,大多数的肿瘤患者都能得益于臭氧治疗,他们生活质量提高并且能长期生存。

△意大利三氧治疗学家博西出版的专著Oxygen-OzoneTherapy(《臭氧治疗学》)

“该专著还写道:“这些年来,关于肿瘤缺氧方面的综述很多。由此可以判断,通过有效持续的提高氧利用度,微环境可能会减缓肿瘤的生长,抑制其转移。”

“有研究显示,在细胞培养中,人类肿瘤的生长被臭氧所抑制,提示肿瘤细胞在臭氧的损害下,造成防御体系的缺损。肿瘤细胞在缺氧环境下会生长得更好的事实表明,它们可能存在残留的抗氧化体系来去除活性氧。”

据杨清峰主任介绍,三氧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三氧进入人体的正常组织及器官内,可以改善该组织及器官的供氧,进一步改善其功能,从而提高器官及机体修复更新的功能,达到提高免疫之功效。

因此,三氧疗法不仅具有辅助治疗各种恶性肿瘤,还可以:

抑菌消炎、抗病毒,

增加血管弹性,

提高机体的免疫等功能。

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眼部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足,

也应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心血管疾病、肠道疾病,

各种炎症、皮肤外伤,

美容、亚健康方面的治疗。

杨清峰告诉笔者:“有相关文献表明,在臭氧自体血液治疗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患者报告有一种愉快和健康的感觉。稳态平衡的改变一定会激发多器官的反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引起免疫反应。”

“三氧大自血”的禁忌症有哪些

虽然三氧疗法适应症范围广阔,副作用少,但是并非所有人群都能适用该疗法。

何种人群不适合做“三氧大自血”?对此,杨清峰说,对臭氧过敏的人群以及怀孕女性尤其是早孕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小板减少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不稳定期的患者要慎重,其次超过80岁以上老年人群也不适合做“三氧大自血”。

专家介绍

杨清峰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脊柱相关性疾病所致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三氧、胶原酶、射频)、椎体压缩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的经皮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综合治疗、血管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各种复杂性疼痛的临床诊治。

蓝氧项目可咨询伊老师

联系电话

蓝氧临床资料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饮食禁忌
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by/24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