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不是药神之后需要知道的5个知识点

这几天《我不是药神》火了,上映8天获得了超过18亿的票房成绩,后续还会不断增长,整个朋友圈连续刷屏一个周,从未间断过。电影带来许多的共鸣,也反映了当下医疗的尖锐矛盾,看完电影,我觉得里面有几个点需要普及一下。1.什么是慢粒白血病?电影里面所涉及的病人基本都是慢粒白血病患者,全称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所以里面的病人外出都需要戴口罩,是为了避免感染。而目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一线用药就是电影中名叫“格列宁”的神药,现实中名叫格列卫。2.格列卫是什么样的药?格列卫可以说是靶向药物的开山鼻祖,又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主要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也可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成人患者。格列卫的出现能够使慢粒白血病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从30%左右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群水平的90%,把癌症变成慢性病。所以剧中病人都是靠着这个“神药”生存。3.原研药(正版药)和仿制药的区别原研药是指原创性的新药,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目前只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才有能力研制。仿制药是指与原研药(正版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或相似的一种仿制品。格列卫正版原研药价格是两万多一瓶,但是具有相同疗效的印度仿制药价格只需要元一瓶,两者价格相差40倍。4.正版药为什么卖这么贵?其实药物定价是市场给予药企的权利,由于受专利的保护机制,药物的价格基本都是有药企一手把控的,针对不同的地区也会存在差别。格列卫生厂商瑞士诺华制药近十年的新药研发投入,每产出一种新药所投入的研发资金超过40亿美元,新药的研发是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的,所以也就出现了专利保护期内的高药价。高药价一方面是为了补偿前期研发所投入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后期的新药研发提供资金保障支持。电影本身是很煽情的,但从理智出发,已经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国家绝对不应该提倡假药,会导致新药研究走入绝境,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研究者的利益,也会阻挡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新药研究不会因情感而善待你,“大跃进式的”新药研究死的不是药企,而是患者的生命!5.中国为什么不像印度一样生产仿制药?由于原研药都是专利独占保护期,在全球最先提出申请,并获得专利保护,一般有20年的保护期,其他企业不得仿制。中国加入WTO必须遵守这一规则,所以很难看到国内的肿瘤仿制药。但世界仿制大国印度,却因为创立了,对欧美等制药公司的知识产权选择直接无视,进而对一些肿瘤药物进行仿制和销售,并且价格与正版药物差价甚远。因为这一政策印度仿制药价格低廉,世界各地许多病人都是通过印度代购廉价的仿制药,这也使得印度成为了世界的药厂。回归电影说几句观后感,故事整体叙事确实很感动,出发点也很契合当下主题。其中谈到的“命就是钱”确实有些颠覆我们的常识,但是现在当遇到癌症或者慢性疾病时,长期用药是不可避免的。剧中的白血病人又要吃就能活,没药吃就只能等死,虽说“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现在真的就是只有钱才能续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wh/110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