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疾病是我国多发常见病,我国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占全球一半,胃癌早期无显著临床表现,在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增加了家庭、社会的负担。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发病率正以4.2%的速度递增。中国40~74岁的人群中,大约有1.2亿人属于结直肠的高危人群,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0%。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5年的生存率高达95%以上。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肠癌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为推动江汉地区消化道早癌诊疗水平提升,发挥江汉区“1+1+12”紧密型区域医联体作用,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2月11日上午,江汉区“1+1+12”消化道早癌联盟暨消化道早癌筛查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的应用培训班启动仪式在医院多功能厅召开。
医院消化内科刘劲松教授出席此次会议。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及江汉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医院领导张星主持。
医院院长熊念
医院消化内科刘劲松教授
启动仪式上,熊念院长和刘劲松教授共同为江汉区“1+1+12”医联体消化道早癌联盟龙头单位——医院消化内科揭牌。
医院消化内科刘劲松教授为医院消化内科授牌
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为江汉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盟成员代表单位授牌“消化道早癌联盟”。
随后,召开江汉区“1+1+12”消化道早癌联盟学术活动,学术活动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贺琼主持。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李国珍和冯佳丽分别以《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早癌》作了学术交流。
江汉区1+1+12医联体消化道早癌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提高辖区消化道早癌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搭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推动学术发展和繁荣,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哪些人需要消化道早癌筛查?
食管癌高危人群有:
1.4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
2.有食道癌手术史或家族史及食道癌高发区人群。
3.以前初筛普查时发现食管黏膜上皮重度增长,或患有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胼胝症和食管化学烧伤、食管炎等患者。
4.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内隐血试验阳性患者。
5.抽烟、饮酒,喜食过烫饮料、食物,长期食用粗糙、烟熏、烧烤及发酵霉变食物的人群。
6.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高危人群。
胃癌高危人群有:
1.4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
4.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等)。
结直肠癌高危群有
1.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有以下症状者:大便习惯形状改变、脓血便、血便、大便潜血多次阳性、贫血、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包块、食欲下降、消瘦。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人群。
3.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