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问应世生物曹飞直面肿瘤耐药挑战,做真

优秀的企业长什么样,成功的牛人都有哪些特质?在他们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坑”,最重要的改变是什么?

创·问向一些优秀的华创派、投资人、业界牛人抛出问题,也希望分享他们的想法给你。本期主角是应世生物联合创始人、COO曹飞。

应世生物聚焦突破和引领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实体瘤耐药和转移治疗的创新药研发,其研发进度最快的创新药项目FAK(黏着斑激酶)小分子抑制剂IN,目前正在中美两地同步推进针对多个癌种、采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试验,并分别于年8月和年4月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认证(Fast-trackDesignation)和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

成立3年多来,应世生物先后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累计超过1亿美元股权投资,尤其在今年创新药资本寒冬的环境中,应世生物逆市完成两轮融资共计万美元融资。公司近期还在计划启动新一轮融资。

肿瘤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癌症发病率的增加,新型靶向药物、肿瘤免疫等新治疗方法的研发成功,肿瘤治疗方法不断变化,肿瘤药物市场持续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约为亿美元左右,占总药物市场的18.8%。

在抗肿瘤斗争中,抗癌药物是重要武器。同时,耐药性也伴随着癌症治疗的不断发展,成为最大挑战之一。耐药性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癌症和所有抗癌药物中,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化疗等。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发展迅速,PD-1/PD-L1抗体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目前我国获批上市的PD-1/PD-L1抗体药物多达11款,竞争激烈。尽管如此,PD-1/PD-L1抗体耐药却仍然没有太好的应对手段。

大多数国内创新药公司的研发往往聚焦特定药物分子——小分子、大分子或者其他类型。应世生物则不然,公司研发聚焦的是创新药更本质的需求——疾病。公司更希望通过转化医学等研究手段,探索肿瘤耐药背后疾病生物学机制,然后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来“对症下药”。公司并不局限于只做小分子或者单抗,而是像七巧板一样,谁能针对疾病机制解决实际临床中的问题,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它加入到产品的矩阵里。

应世当前最核心的管线是FAK小分子抑制剂IN,主要瞄准针对各类型肿瘤耐药的联合用药治疗,已经证明在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等诸多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案中,都能带来显著协同和获益。

最初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FAK靶点是个有大机会的靶点,但应世基于自身对肿瘤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确信这个靶点具有潜在价值和差异化机会,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深耕。事实也证明了公司前瞻的判断,今年以来,公司开始在多个在研适应症陆续收获漂亮的临床数据。不仅如此,在整个新药研发领域,FAK靶点的热度也在快速升温。

本文中,曹飞分享了应世生物的破局之路:坚持以“Research”的态度做研发与临床,坚守“不内卷+全球化”的研发和竞争策略。在“资本寒冬”里,应世生物的价值反而凸显出来,“现在讲故事不能再支撑泡沫,大家会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wh/120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