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医人杨丹凤母亲癌症手术,她却留在

5月20日,广州日报《今日人物》版刊登《守在ICU十年的男护士》,感动了众多网友,说出了众多医护人员的心声,并被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纷纷转发。(阅读热文戳:守在ICU里十年的男护士)但事实上,那只是关于ICU病房内医护人员的一部分生活缩影。

在ICU里,从来不缺乏故事。

有人说,ICU是离死亡很近,也是离重生很近的地方。医护人员们不仅要与“死神”展开争夺战,他们自己也时常会面对困境——在亲人患重病之时,你是会选择留在病人身边,还是会选择回到家人身边?

医院的杨丹凤护士,就曾面对过这一刻。

作为同样在护理岗位工作了近十年的护士,杨丹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博爱和坚守。

据医院重症监护科主任郭力恒与护士长张晓璇介绍,杨丹凤来自于东北,大多数时候,这个北方女孩的脸上总挂在灿烂的笑容,和很多护理工作者一样,她总是细心、耐心地对待着每一个患者,“即便是得知自己的妈妈因恶性肿瘤做手术的当晚,她也没有请假,坚持照顾了一名重症患者。事后我们得知情况后,都忍不住落泪。”

那是一个重症天疱疮患者,患者皮损面积较大,累及80%以上体表面积,同时伴有多重耐药菌感染和低蛋白血症,护理难度极大。而当时,杨丹凤刚刚夜班接班,她穿着无菌隔离衣打开病房门时,形容看到的情景,“病人正光着身子躺在床上,全身血肉模糊像一个血人,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腿上仅有的完整皮肤在吊着补液。”

由于患者存在皮损,非常需要保持恒温和控制感染,杨丹凤便只好把科里的“电暖器”都搬了过来,并进行无菌操作,使用支被架,避免患者皮肤与床单、衣被接触。

患者情绪压抑,一次次把支被架打翻,被子全是他身上的分泌物。杨丹凤便一遍又一遍捡起架子,并用棉垫沾药水给病人清洁皮肤。

但是谁也不知道,就在当天她准备出发上夜班时,接到了爸爸的“你妈妈手术了,是恶性肿瘤。”杨丹凤立马在路上着急地哭了起来——她想马上坐飞机赶回去。“但那段时间科室特别忙,当时属于备班,我们便只能叫丹凤回来。她当时也没有告诉我们家里的情况。”护长张晓璇说。

于是,那一晚,杨丹凤依然全身心地像个旋转机器人一般,守在护理的病人身边:为了防止压疮,她每隔1小时帮他翻身;为了防止感染,她弯腰为他创口消毒换药;为了让安抚浑身瘙痒而异常焦躁的他,她尽她所能满足他的要求:他想见儿子,就电话叫他儿子过来陪他。

也就在这一晚,患者病情变化。突然意识丧失,心率减慢,丹凤第一时间冲过去,连手套都没来的及套上,在他胸前垫了一块治疗巾就开始心脏按压,推急救车、除颤仪、呼吸机、注射药物、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整整两个小时,她都没有停止对患者的抢救,在值班的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帮助下,最终让患者心跳呼吸恢复,转危为安。

直到夜幕退去,杨丹凤才卸下那重重的隔离衣和口罩,在将病人顺利地交给下一班后,她才怀着沉重的心情地搭上回东北的飞机。

“用责任心守护生命几乎是每一个护士的真实写照。”杨丹凤说。

确实如此,在护士这个平凡的岗位中,她们守护生命,从未止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程依伦照片:张晓璇

编辑:王军飞责编:宋莉萍

点下方在看的人

越来越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wh/65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