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大小,长在人体同一个部位的肿瘤,一个属于良性,另一个属于恶性,这导致了他们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的截然不同,也直接导致了今天的肿瘤分类。再细分下去,同样一种肿瘤都属恶性,治疗方法也大致相同,但是患者的生存时间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能活数十年,有的病人甚至有不到1年就出现肿瘤复发,转移而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与癌症的分型、分期与分级不同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癌症的分级。
什么是癌症的分级?所谓癌症的分级,是指肿瘤的恶性程度不同,这需要依靠显微镜来观察肿瘤细胞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分化程度高的肿瘤,恶性度低,转移慢;分化程度低的肿瘤,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度低,治疗效果比较好,但甲状腺未分化癌、髓样癌,则恶性程度高,多在确立诊断时已经严重局部侵犯及远处转移,死亡率高。如在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是小细胞肺癌,确诊时一半以上患者的血液中都已有癌细胞,其中,大约有30%~40%出现脑转移,大约50%病人中有腹腔淋巴结转移。
通常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一般可分为三级:
I级指高分化,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在形态结构上非常相近,分化良好,这种肿瘤的恶性程度最低,预后也好。
III级指低分化,瘤细胞结构与正常细胞相差甚远,专业术语又称分化不良或未分化,这种肿瘤的恶性程度最高,预后也最差。
II级指中分化,介于高分化和低分化两者之间。
确定癌症分级的方法当我们确定一个肿瘤是否是恶性时,除了CT、彩超等方法,通常我们会采用一种最为可靠的方法--活检。
活检是指由医生通过医学手段从患者体内取出一部分肿瘤组织,或切片、或穿刺,通过显微镜下的观察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并根据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进行病理学分级,可以确定恶性程度等级。
癌症分级的细分由于癌症的组织病理学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同癌症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分级系统。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根据组织学上的异常程度,肿瘤被分为G1、G2、G3、G4等几个级别。
G1肿瘤为低级别肿瘤,细胞和组织形态接近于正常,这些肿瘤往往生长和扩散缓慢。与此相反,G3和G4肿瘤的组织学形态看起来与正常细胞和组织差异更大,称为高级别肿瘤,通常比低级别肿瘤生长和扩散更迅速。G2肿瘤则为中级别肿瘤。
非特定类型肿瘤通常的通用分级系统为:
GX:级别无法评定(未定级);
G1:高分化(低级别);
G2:中度分化(中级别);
G3:低分化(高级别);
G4:未分化(高级别)。
低级别乳腺癌
高级别乳腺癌
肿瘤分级中的级别高低与分化程度的高低恰恰相反,分化程度越高级别越低,恶性程度也就越低;相反,分化程度越低级别越高,恶性程度也就越高。
癌症分级的意义癌症分级的最大意义是具有肿瘤治疗的指导意义。
由于癌症分组可以直观的反应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速度,因此掌握正确的癌症分级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结合诸如癌症所处的阶段(即分期),患者各方面状况来制定治疗方案和计划,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和预后效果。
来源:生物治疗科学网整合(部分文字援引自“知道日报”/挣脱枷锁的囚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