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合作应对中国日益严峻的恶性肿瘤挑战

白癜风的危害 http://m.39.net/pf/a_4591208.html

由于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尽管近年国内创新疗法和医疗服务的普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乐诚铎(FranckLeDeu),侯蕾,邵毅,田运莹

癌症现已成为中国五类高发疾病之一。正如《健康中国行动(~年)》所强调的,癌症患者承受着沉重的疾病负担,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需求。在中国,每10分钟就有55人死于癌症;全球约有50%的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病例来自中国。另外,诊断时间过晚也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在中国,约有55%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III期或IV期,这一数字在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5%和5%。中国还有着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患者类型。比如,中国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61%,而美国仅为11%(见图1)。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基本医疗条件仍有明显差距。虽然中国每百万人口肿瘤医生数量已从年的14人增加到年的26人,但仍落后于美国(美国每百万人口肿瘤医生数为60)。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也呈相似趋势。~年国内淋巴瘤的五年生存率从44%升至61%,美国则超过90%。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创新疗法的研发和上市为患者带来治疗效果的改善;肿瘤治疗相关医疗服务和药物的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中国的肿瘤医学创新

癌症药物研发领域的进步要归功于以下五大趋势形成的合力:创新企业不断涌现、研发管线重点明确、免疫肿瘤投入加大、细胞疗法全球领先、科研质量稳步提升。

01

创新企业不断涌现

中国的初创企业,尤其是聚焦创新的生物科技公司近些年大批涌现,背后原因有三:一是中国的癌症负担日益加重;二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导下的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改革;三是包括港交所在内的资本市场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融资提供可能。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通常以引进北美或欧洲研发的授权项目为起点,同时积极打造自主创新的管线,这些企业大多在肿瘤领域分外活跃。这一点从年以来的IPO活动可见一斑:约2/3的上市公司都以肿瘤为重点治疗领域(见图2)。虽然中国肿瘤市场的主力军现在仍是跨国药企,但本土企业正强势崛起。无论是从研发还是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都在日益提升。

02

研发管线重点明确

跨国和本土制药企业均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wh/69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