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医生,我又来化疗了”,小姑娘安安静静的拿着病历牌坐到我面前,这个年仅21岁女孩已经是第5次住到病区了,还记得开刀前她原本青春明媚的笑脸,而经历了一次手术,4次化疗后,女孩的头发已经掉了一大半,脸部也浮肿暗沉了很多,而之后她还将继续接受化疗、放疗……,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病因明确,并能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预防的恶性肿瘤,此次妇科医师普及宫颈癌健康科普知识,让宫颈癌远离女性朋友。
宫颈癌是导致全球女性死亡的第3大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50万新发病例,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且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中国每年有超过13万宫颈癌新发病例,约占全世界的1/3,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妇女生殖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
要了解宫颈癌,我们需要先了解宫颈的解剖情况。↓↓
从女性盆腔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是膀胱,后面是直肠,子宫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位于盆腔的中间。子宫呈倒梨形,宫颈是子宫的门户,位于子宫的下端,而发生于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我们称为宫颈癌。
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有症状的患者可出现同房后阴道出血,即接触性出血。所以,同房后阴道出血是女性患者最应警惕的早期信号,但没有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是什么引起了宫颈癌呢?
早在年,德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汉森教授因为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元凶,并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后来很多学者对HPV进行了更多研究,发现HPV可以分为两类亚型,低危型HPV:如6、11、42、43、44,其中最重要的是6型和11型,这些亚型与生殖道尖锐湿疣有关。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35、56、58,其中最重要的是16型和18型,它们与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密切相关。
而很多女性的一生中,都经历过HPV感染,就好像感冒一样普通。可以说HPV感染是“宫颈的一次感冒”。大多数情况下,HPV都会被你体内的免疫细胞清除掉。只有在少数情况下,高危型HPV没有被清除,持续感染后就会让你的宫颈细胞发生转化,发生一种叫做“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神秘变化。
CIN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叫做“癌前病变”,可以分为1级、2级和3级,病变逐渐加重,变成癌的风险逐渐增高。约60%CINI会自动消退,约20%CINII会发展成CINIII,5%发展成浸润癌;但即使变成宫颈癌的CIN是少数,我们仍需要规范的治疗。
宫颈癌应该怎样预防呢?
宫颈癌的三级预防包括应用疫苗、宫颈筛查和检查治疗。
应用疫苗(一级预防),就是对青少年女性及早使用疫苗,预防HPV感染。
宫颈筛查(二级预防),则是对无症状、有患宫颈癌风险的妇女进行筛查。
检查治疗(三级预防),对发现异常结果的妇女,进一步检查治疗,把病变阻断在癌前期或早期。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研制出预防性疫苗的妇科恶性肿瘤。对于中国女性而言,宫颈癌中的16型和18型是主要致癌因素,而目前的疫苗均可针对这两种亚型。全球现有3种HPV疫苗,分别是二价、四价和九价,其中在中国大陆已上市的是二价和四价。可预防高达84%的宫颈癌,而九价疫苗可预防90%的宫颈癌。
来源: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