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手机,已经成为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设备,而大脑是容易受到辐射影响的器官。近年来,脑瘤存在发病率增加及低龄化的趋势,而且,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将无线通信应用中的射频电磁场RF-EMF,列为可能致癌的因素。于是,离不开手机的人们,便开始担心,脑袋天天被发热的手机烤着,会不会诱发脑瘤?得脑瘤,会出现哪些征兆呢?咱们现在就结合最新的科研结论,为大家解疑释惑。
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靠近头部,而且,有许多人,睡觉的时候,也将手机放在枕边,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经认为,射频波可能致癌。为了厘清事实,牛津大学的团队与IARC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1项大规模的调查。这项研究的论文,年3月底,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
合作研究团队,使用了1涉及百万女性的研究数据,平均随访14年,并且对大约50%的参与者,进行了再次调查。研究表明,调查期间的脑瘤发生率,约为0.42%,从未使用过手机的人,与使用手机的人相比,发生脑肿瘤的风险,没有显著差异。大多数人,习惯右手使用手机,从早到晚,右侧脑肿瘤与左侧脑肿瘤的风险相似。因为,最终结论是,使用手机不会增加脑瘤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没有涉及儿童与青少年。
脑瘤,其实是俗称,标准的医学术语,是颅脑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瘤,是起源于颅内各组织的肿瘤,继发性是全身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颅内。从发病情况来看,目前,脑肿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并且具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而且,脑转移瘤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病例甚至超过了原发性脑瘤。不过,总体而言,脑瘤仍然是发病率较低的肿瘤,颅内肿瘤占全身肿瘤的比例,在成人中约为1.8%,在儿童中约为80%。
脑瘤,种类多样,内容过于专业,就此略过。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这种肿瘤,恶性化程度较高,患者的生存期普遍较短,其中,胶质母细胞瘤的平均生存期为1年左右,5年生存率低于5%,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脑胶质瘤的5年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及肺癌,目前的研究认为,这种肿瘤存在2个明确的危险因素,第1,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第2是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病毒或细菌感染亚硝酸盐食品等,可能也会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研究表明,脑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因此,具有脑瘤家族史的人,是高危人群,此外,长期抑郁、焦虑、精神压力过大、酗酒、嗜烟、沉溺于成瘾性物质、经常熬夜等,也是促发脑瘤的相关因素。脑瘤发展过程中,会出现10种表现。第1种,是头痛,特点是在深夜或清晨感觉头痛,有时候,会在熟睡中痛醒,头痛程度会日渐加重,早期是间歇性发作,呈搏动样疼痛或胀痛,每次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肿瘤增大后,头痛更加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能伴随喷射性呕吐,头痛会在咳嗽、打喷嚏、排便时加重,还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运动障碍等表现。
脑瘤的第2个征兆,是幻嗅,经常闻到浓烈的药味,或者腐败食物的味道。第3个征兆,是性格或精神状态改变,比如,出现长时间的莫名兴奋、烦躁、抑郁。第4个征兆,是言语障碍,听不懂或者说不出话。第5个征兆,是视野异常。第6个征兆,是耳鸣或听力下降。第7个征兆,是偏侧感觉异常,比如,半张脸麻木。第8个征兆,是肢体无力。第9个征兆,是醉酒步态。第10个征兆,是癫痫发作。发现这些脑瘤信号,应该及时做颅脑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后,需要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治疗。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