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在了解重疾险的时候,多多少少会了解到“确诊即赔”这四个字。意思是只要医生给出诊断了,那就妥妥地能跟保险公司要到钱钱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答案还真不是。想要从保险公司里坑到钱,正确来说得要求被保人患了重疾险里定义的疾病才行。所以有人就炸了,称重疾险是“保生不保死”,贼鸡儿坑。不过像这种“保生不保死”的说法是比较早以前的了,在07年以前,监管对重疾没有统一的规定,所以那时候的保险公司对重疾的定义都是自己说了算。于是有些公司就整出了幺蛾子。比如友邦,有个客户在它那里买了重疾险,然后找了个做医生的朋友帮他看条款里疾病的定义,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条款里对重疾的定义是真的坑,活着根本就没法拿到赔偿金。于是其他买了友邦保险的人纷纷站出来,和这位伙伴联合发起了诉讼。后来监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让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统一规范了25种重大疾病的定义。所以我们现在市面上看到的重疾险产品,里面的25种重疾理赔要求都是一样的,保险公司没法自己搞。毕竟医学协会也参与了重疾定义的制定,对临床高发的概率和临床条件是有做一定的考虑的,所以现在的重大疾病理赔条件,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说了那么多,究竟怎么样才能符合理赔条件呢?要拿到重疾险的赔偿金,理赔条件一共有3种情况。分别是确诊即赔、做了某种手术才给赔和满足特定状态可获赔。下面来看看具体的几个例子。1、确诊即赔确诊即赔,是指只要确诊了,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金。比如癌症,就是确诊即赔的。这里的病理学检查,是指在肿瘤上取一块组织,放入显微镜里观察,如果组织是恶性的,就确诊为恶性肿瘤。这样一看,癌症的理赔要求是很容易达到的。2、做了某种特定手术有些重疾需要采取某些特定手术才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开胸了才能获得理赔,不开胸的就不给赔,比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不能获得赔偿。3、达到某种特定状态还有一些重疾要求需要达到一定的状态,才能获得赔偿。比如脑中风后遗症,需要在疾病确诊的天,也就是半年后,被保人仍然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症状,比如像说不了话,吃不了饭等,才能获得赔偿。虽然这些理赔条件的要求看起来还是蛮高的,但毕竟保险公司保的是重大疾病,要是不重,人家怎么舍得给赔钱呢。不过根据以往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来看,癌症的理赔是占了70%以上的,而监管规定的重疾险里癌症是真的能确诊即赔,理赔的门槛最低,这点还是蛮好的。所以各位老铁注意了,要注意保险合同里25项重疾的定义和理赔条件,到时候要是患了重疾,记得按照保险里的条款要求去治疗。其实,现在很多重疾险都不仅仅只是保障重疾,也附加保障轻症或者中症。如果你怕要一下子达到重疾的标准有点难的话,可以买那种附加轻症保障的重疾险,毕竟轻症确诊就简单多了,而且如果一旦确诊轻症,以后的保费都可以不用交,我就是买了这种重疾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