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到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万癌症患者,而且,全球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多数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但癌症的治疗却是一场体力和家庭财力的“持久战”,面对这项巨大的潜在风险,“防癌”的家庭财务准备显得非常必要,防癌疾病保险逐渐被不少消费者接受。
所谓防癌险,是指专门针对肿瘤疾病的保险产品,是以癌症的发生和确诊为给付条件的健康医疗险产品,具备专业性强、定向保障等特点。
相对于保障范围更广的重大疾病保险,单独购买防癌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
1、防癌险相对同类型的重疾险,无论是消费型对消费型,还是储蓄型对储蓄型,防癌险的费率比重疾险都便宜得多,毕竟防癌险保障范围只针对癌症,比之重疾险要窄不少。
举个例子,某保险公司一款重疾险,以40岁男性投保为例,基本保额10万元,缴费期10年,保至70岁,需年缴保费约元,保障范围涵盖保险合同内规定的42种重大疾病;如果该投保人选择购买一份保额10万元的防癌险,缴费期10年,保险期10年,每年需缴纳元左右,保障范围包括恶性肿瘤和原位癌。
2、防癌险作为专门针对肿瘤疾病的险种,不少产品在提供各类恶性肿瘤保障的基础上,另外还可以提供原位癌保障,这一点也弥补了传统重疾险无法保障原位癌等初期大病的不足。
目前,癌症的5年存活率已经达到了男性60%,女性76%;如果在癌症初期就能接受合适的治疗,5年存活率甚至可以达到%。因此,高额的治疗费用下,通过保险转移“因癌致贫”的财务风险,确实能起到减轻经济负担的作用。
当然,在产品的个性化、细分化时代,防癌险逐步出现多个分支,尤其是在网销平台,有的主打保障全、门槛低,有的则专门针对老年人,有的专门针对某一人群的高发疾病提供相应的保障。
《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状况报告》显示:互联网渠道的健康险保费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规模保费29.1亿元,增幅%,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2.9%,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其中,防癌保险增长最为迅速,同比增加近10倍,护理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增速紧随其后,分别为%和%。
那么,面对各式各样的产品,究竟该如何选择?
1、目前防癌险的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消费型和储蓄型。纯消费型的保费较低,但没有返还;储蓄型的保费相对较高,若保险期间未发生癌症,则可以返还保费。
消费者应从自身经济状况、价值取向来考虑是选择纯消费型还是储蓄型防癌险。消费者如果希望价格低一些,重点针对高发风险,那么就可以选择保障责任比较单一、明确的产品,如果希望保障全面,也能找到相关产品在售,但保费可能较高。
2、防癌险一般都设疾病观察期,投保时要注意产品疾病观察期限长短。同时,一些保单条款中对于住院给付、手术给付存在限制,因此务必仔细阅读。对于消费者来说,住院给付的天数越长越好,手术的给付限制越少越好,防癌险的保障范围当然是越宽泛越好。
3、尽管癌症死亡率高,但是对于50岁以下的人群而言,还是建议购买重疾险。目前,不仅仅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高发,意外、车祸、四肢瘫痪、重度烧伤等也成为健康杀手。
在各家保险公司重大疾病保障的大病种类范围已达70种甚至种的情况下,重疾险更加有保障。而50岁以上,由于要体检、保费高等原因,应首选购买防癌险。
4、不同的年龄,情况不同,购买需求也不同。相对重疾险,防癌险的低保费确实让老年人心动。以刚理赔的王先生为例,王先生今年62岁,年2月购买了老年防癌险,当时保费年交元,保额十万元,交十年保十年。在年一次体检中,他查出罹患肺癌,经审核属于保险责任,最终获赔10万元。
“我已给父母各买了一份防癌险。”年8月,小张给父母分别买了老年人防癌险,母亲一年交保费元,父亲一年交元。两人都是保十年,保额十万元。她说,适合父母的保险几乎没有,他俩要体检肯定通不过,而防癌险免体检、保费低,是最适合他们的险种。
5、防癌险的出现,对于经济情况一般的人群而言,是更好的选择。在保费较低的情况下,能获得高额保障。更重要的是,癌症近年来在重疾险中也是赔付率相当高的一种疾病。而治疗癌症所用的药物,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很多药还在医保范围之外,此外营养费、误工费等都是不可小觑的数字。
对于工薪阶层,防癌险的针对性能够在不增添经济负担的情况下,给予更好的保障。但如果家庭状况良好,仍建议选择重疾险,保障范围更广。当然,也可以在重疾险的基础上,再购买一份保费低、保额高的防癌险,这样保障面广、额度充足,投保人在控制费用支出的同时可获得最大补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