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临床与转化医学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应用异甘草酸镁对肝功能的影响,研究其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水平上升幅度对于对照组,尤其是ALT指标上升幅度差异更加明显(42.0±15.0)、(58.2±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86%、5.72%(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应用异甘草酸镁能更好的保护患者肝功能,保护肝细胞膜,降低谷丙转氨酶,疗效更加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恶性肿瘤;化疗;危险因素;异甘草酸镁;肝功能;保护作用
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1-2].我国目前的患病人数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一半以上,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由于癌症起病隐匿,在早期很难发现,一般都是到癌症的中晚期才确诊,而只有少数患者在确诊后会接受治疗,且手术治疗的彻底性低,复发率高,严重限制了肝癌手术治疗的进一步发展[3].目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首选的方法之一,主要是经过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患者肿瘤供血靶动脉中,从而适量注射化疗药物.但是,持续注射会导致肿瘤的缺血死亡,也会引起肝脏组织缺血缺氧死亡,对患者造成急性肝功能损伤[4].因此,为了探讨异甘草酸镁在化疗后是否有保护肝功能的作用,我院临床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异甘草酸镁具有良好的护肝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无化疗禁忌、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患者中患有严重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严重毒副反应等.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55~78(平均65.5±5.0)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56~74(平均66.0±5.0)岁.本次研究选取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静脉注射mg加入碘化油10mL溶液;观察组:化疗首日,每日予异甘草酸镁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mL中静脉滴注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为5.1~19.0μ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40~U/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5~50U/L)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指标上升程度越大,提示肝功能保护作用越小.
1.4统计学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拔±s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测定结果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指标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ALT指标水平上升幅度最为明显(P<0.05,表1)。
2.2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药物反应,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1例面部水肿,对照组还有1例皮肤感染,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2)。
3讨论
异甘草酸镁是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降酶保肝药物,刘文文等[5]学者研究表明,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肝损伤有着明显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肝指标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降低手术对肝功能的损害,减少不良反应等现象.而本次研究中将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比较,主要是由于多烯磷脂酰胆碱也是一种经典的保肝药物,其疗效得到患者和临床的普遍认可.但是在我国关于该课题的研究却很少见,所以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证明异甘草酸镁是否具有保肝作用.
异甘草酸镁是从甘草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是第四代甘草酸制剂,一种全新的合成药物,它具有亲脂性好、抗炎活性强、肝脏靶向性高以及适应症少等特点[6].丙二醛以及过氧化物酶是肝功能指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异甘草酸镁能有效降低其含量,且使体内的超氧化物质化酶活力得到提升,降低TNF-a以及IFN-r含量,恢复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过氧状态,从而能抵抗化疗药物对肝脏细胞缺血缺氧的作用,缓解过氧化的发生,保护患者肝功能。
此外,异甘草酸镁还具有类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扩张等炎性病理变化,从而能减少术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其他炎症等.还能抑制线粒体跨膜极化,减少体内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能减轻游离脂肪酸对细胞的损害,达到护肝效果.正如张宪祥[7]在其“异甘草酸镁对肝切除术后保肝作用的临床研究”的研究中表明,异甘草酸镁能显著降低术后化疗患者的ALT、AST和TBIL等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宋玮[8]也证明,异甘草酸镁对干细胞合成指标改善作用显著,取得效果更佳.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从大豆中提取的磷脂制成,主要活性成分是人体必需的磷脂,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化学结构与内源性磷酸酯基本相同.多烯磷脂酰胆碱护肝的主要功效:能修复因化疗受损的肝细胞膜,恢复细胞膜功能,代替人体所必需的磷酸酯.能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结构,影响患者肝功能和酶活力,促使其恢复正常.多烯磷脂酰胆碱同时还具有促进肝组织再生的功能,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为易代谢的形式,稳定胆汁分泌.因此,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修复术后化疗患者因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肝脏细胞膜溶解断裂情况,降低肝功能指标中ALT的含量,达到保护肝脏功能的效果.如张学苗等[9]人在其研究中发现,多烯磷脂酰胆碱在降低术后患者ALT、AST和TBIL方面有良好的疗效.上述两种药物都经证实具有很好的保肝作用,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两者的保护机制存在很大差异。
结合本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异甘草酸镁后,肝功能各项指标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ALT的控制幅度最为明显.而ALT作为反映急性肝损伤的重要指标,具有非常强的敏感性和客观性.根据俞志斌等[10]的实践证明,人体干细胞浆内只要有1%的干细胞受损,ALT指标就会上升.所以,异甘草酸镁的护肝作用的特异性更加明显.通过降低人体ALT的含量,能避免肝功能出现缺血缺氧的现象,控制组织内的自由基生长,从而能抑制溶酶体系统对肝功能的破坏,保护肝脏功能.此外,异草甘酸酶还能适当的控制血清中ALT和TBIL指标的升高,主要是由于通过控制ALT含量,能将肝脏细胞的红细胞吞噬,保护血红蛋白被分解,控制游离胆红素的生成,能将胆红素与干细胞载体蛋白相结合,将胆红素分泌到肝细胞浆内,与胆汁酸盐相结合,促进胆汁的分泌,从而能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将胆红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给肝功能进行保护[11].但是,本研究中没有对联合药物治疗进行研究和对比,且恶性肿瘤术本身也会引起患者肝细胞膜损坏,干扰红素代谢和降低肝脏储备功能等.而在本研究中,这些因素都被忽略不计.所以,针对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也希望更多学者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实践中。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术后,保障化疗效果的同时,还要保护患者肝功能不受损害,应该应用异甘草酸镁药物治疗,保护患者肝脏功能,减少急性肝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因此,异甘草酸镁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1]闫旭.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张翠芳.不同剂量异甘草酸镁对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3]叶建新,黄永健,郑炜,等.异甘草酸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时的保肝作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4(3):42-44.
[4]王海明,刘玉哲,任芳,等.异甘草酸镁治疗TACE术后肝损伤疗效的临床观察[J].科学技术与工程,,12(8):-.
[5]刘文文,任翠爱,孙艳花,等.异甘草酸镁防治血液系统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8(5):-.
[6]王宝利,崔建东.异甘草酸镁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时护肝作用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2(8):-.
[7]张宪祥.异甘草酸镁对肝切除术后保肝作用的临床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
[8]宋玮.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在乳腺癌化疗中预防肝损伤作用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5(9):73-75.
[9]张学苗,赵欣,任秀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2(34):-.
[10]俞志斌,陈瑛,覃防.异甘草酸镁预防肺癌化疗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12(9):10-12.
[11]孙哲,衣玉丽,熊建萍,等.异甘草酸镁对既往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再次化疗的防治作用[A].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2.
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本品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改善肝功能异常。
一日一次,一次0.1g静脉滴注,四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如病情需要,每日可用至0.2g.
10ml/支,2支/盒,盒/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