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
原文题目与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慢性疾病与转化医学(英文)》网站阅读全文)
异质性是指性质上的多样性或缺乏一致性的不同成分的组合,是生物在自然界的特征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界存在的重要保证,是达尔文进化论及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人体恶性肿瘤是由不同病理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的细胞亚群构成。
肿瘤的异质性主要指同一肿瘤内部由于肿瘤细胞系不同而造成的肿瘤细胞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组织学、抗原性、免疫性、激素受体、代谢性、生长速度和对化学药物敏感性等差异。
目前关于肿瘤异质性至少有两种模型来解释:克隆进化模型和肿瘤干细胞模型。
克隆进化模型认为,肿瘤细胞的表型异质性及增殖能力源于单个细胞的肿瘤细胞群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发生多次突变,肿瘤恶性转化过程中涉及始发突变、潜伏、促癌和演进等多步骤和多基因突变,而多次突变则成为肿瘤细胞异质性基础,也是肿瘤异质性的基因型及表型多样性的基础。然而,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基因突变可能不是肿瘤细胞表型改变的必要前提。
肿瘤干细胞模型认为,肿瘤实际上是由一小群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样细胞及其产生的分化程度不均的细胞团组成,这也是肿瘤异质性基础。
目前,肿瘤异质性分子基础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已被证实,如乳腺癌、恶性胶质瘤、胰腺癌及白血病等。妇科肿瘤也是由不同病理及生物学特点的亚细胞群组成,也就是说妇科肿瘤亦存在肿瘤异质性。目前有很多肿瘤异质性相关临床研究,但将其应用于诊断、治疗及随访的过程中尚不确定,本研究综述了肿瘤异质性在妇科恶性肿瘤诊疗及随访中临床意义。
本文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过程中的主要目标是对肿瘤异质性的准确识别及有效控制,从而可以提高诊断、治疗及随访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