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香港演员吴孟达因肝癌去世让人惋惜。一代童年回忆陨落。在这个癌症种类层出多样,癌症年龄又不断低龄的社会,我们要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远离癌症呢?
什么是癌症?
癌症在医学文献中又被称作“恶性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发病位置可以是全身的任何部位。
正常细胞会有秩序的繁殖,而癌细胞会失控的不断分裂,产生新的异常细胞,这些异常细胞会侵入人的正常细胞,对身体造成危害。
致癌物质是如何引起癌症的?
一般致癌物质根据致癌机理可以分为基因毒性致癌物和非基因毒性致癌物。
基因毒性致癌物是通过直接破坏DHA而诱发癌症,这类致癌物没有一个绝对安全的摄入量,即使少量也有可能破坏基因物质从而增加发生癌症的机会。
非基因毒性致癌物则是通过破坏细胞结构,改变细胞分裂速率及其他增加基因错误风险的作用而致癌。非基因毒性致癌物通常可确定数值,低于这个值将怪查不到毒性或致癌作用。
膳食中的致癌物质从何而来?
(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一四年六月第九十五期)-食物安全平台)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很多物质都可能含有致癌物质,要完全避免摄入黄曲霉毒素、二噁英等致癌物质是不可能的,有意见认为,一生的饮食习惯或某个年龄段的饮食模式,是致癌的重要因素。
癌症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提到: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医学水平在提高,癌症病例在逐步增加,患癌年龄也在不断降低,患癌主要原因还是有以下三个:
睡眠不足
熬最晚的夜,用最贵的眼霜已经成为年轻人最常说的一句话,但是熬夜对于身体的损伤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的。
饮食不规律
很多人说中国人的胃是铁打的胃,什么都能吃。但是事实研究表明,在中国,胃癌在癌症里面发病率排行第二。
工作和生活压力大
时代的进步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焦虑,每天都有一个焦虑,烦躁的心情来面对生活和工作,久而久之也是对身体不好的。
评估物质的致癌性
物质的致癌性评估过程极其复杂且设计严谨细密的科学判断,通常由权威癌症研究组织,例如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进行统筹。
该机构根据人体研究判断、动物实验结果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等证据的充分程度,有关物质被分为以下四组。
(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一四年七月第九十六期)-食物安全平台)
健康生活模式可降低患癌风险
癌症由多种因素引起,在工业化国家,膳食因素约与30%的癌症相关,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大概在20%左右,所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模式,便可以降低患癌的风险。
每日应进食g蔬果
建议不要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经发酵的中式咸鱼的使用量要始终,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腌制食物和盐的总摄入量应适中
不要使用太多腌制肉类
尽量减少摄入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常见于长毛的坚果、谷物等
不要食用太烫的食物或饮料
维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和平和的心态才是健康的根本,年轻人更是,虽然年轻,但年轻并不是挥霍的资本,在年轻时保护好身体,才不至于老了以后后悔莫及啊。
参考文献
[1]《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一四年六月第九十五期)-食物安全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与安全中心
[2]《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一四年七月第九十六期)-食物安全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与安全中心
往期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