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了30岁,每年体检就莫名紧张
怕查出点什么,又不敢不去......
这是不是你?
39岁的娄姐(化名)
就在去年体检中发现了乳腺癌
令人没想到的是
仅一年后67岁的父亲
也确诊了乳腺癌!
女儿与父亲先后确诊
娄姐说买彩票都没这个概率......
39岁女子体检中确诊乳腺癌
一年前,娄姐在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查出左乳可触及一个大小约1.5cm的包块,体检乳腺b超提示:左乳结节bi-rads4a类。
4级是乳腺结节良恶性的一个重要分水岭,4级及以上需要到专科做进一步检查。为此,娄姐就找到了浙江大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傅佩芬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
傅佩芬通过查体,发现这个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清、活动度稍差,结合b超诊断后,建议娄姐完善乳腺钼靶检查,钼靶同样提示bi-rads4a类,经验丰富的傅佩芬主任觉得这个结节不像是“善类”,需要及时处理,建议娄姐办理预住院的同时在门诊完成肿块的穿刺活检,在确定手术方式之前明确病理诊断,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左乳肿块,乳腺浸润性癌伴导管癌。”
果不其然,穿刺结果提示这是个恶性的肿块,此时娄姐也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术前检查,全身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肿瘤转移,因此,很快就安排入院手术。
很幸运,娄姐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术中冰冻提示:左腋窝前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上下内外底切缘未见癌组织。
傅佩芬结合最终的病理报告,给娄姐制定了后续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术后多次复查未见明显异常,娄姐恢复得非常好。
一年后,父亲也确诊乳腺癌
“傅主任,我爸说他左胸那边有个肿块最近明显变大了,您能帮忙看下吗?”近日,娄姐再次走进傅佩芬主任的专家门诊,这一次,她带着67岁的父亲。
父亲坐在门诊,显得局促不安,双手不停地搓着自己的裤子,不好意思地开口问:“医生,男的也会得乳腺癌吗?”
原来,娄姐的父亲三年前就发现自己左胸有个肿块,但一直没当回事,直到一年前女儿确诊乳腺癌,并且近期发现这个平时没在意的肿块还变大了,为此他开始在意起来。
春节期间父亲跟女儿说起了此事,娄姐立即带着她找到了信任的傅佩芬主任。
“直接穿刺做活检吧。”傅佩芬主任经过查体与辅助b超检查结果考虑,这个将近3cm的肿块八成又是个“祸害”,建议直接做病理。
“左乳肿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性癌。”同样是乳腺癌,但因娄姐父亲的忽视,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因此只能先做新辅助化疗,等肿块变小后再做手术。
“傅主任,为什么我和我爸会先后确诊乳腺癌?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买彩票都没这个概率。”
“男乳癌的确比较少见,又有明确的家族史,我建议做个基因检测。”娄姐的基因检测显示brca2基因突变,这是个与乳腺癌、卵巢癌发生相关且可能增加其他肿瘤如前列腺癌、胰腺癌等易感性的突变基因,而该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娄姐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