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1.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照射野皮肤避免刺激:照射区内勿用手指搔痒,忌洗擦肥皂、香皂、含碱性的沐浴露。禁贴胶布,穿纯棉矮领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避免冷热的刺激。勿风吹日晒、勿剃毛、禁止热敷。放射治疗期间照射野皮肤禁止用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照射。勿涂擦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酒精、红药水、双氧水等。
二、放射性皮炎怎样分级?该如何护理?
急性皮肤反应,是指皮肤受到一次或近期内受到多次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后所引起的损伤。根据损伤程度的轻重,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度。
1.Ⅰ度(干性脱皮):为局部烧灼感、刺痒、毛囊区扩张,照射区皮肤红斑、色素沉着。
2.Ⅱ度(湿性脱皮):为照射区充血、水肿、水泡、液体渗出,伴有疼痛。
3.Ⅲ度(放射性溃疡):照射区皮肤溃疡、坏死、溃疡加深累及皮下深层组织,疼痛明细。
护理:患者穿柔软、宽松、吸水性强的棉质品,避免粗糙衣物摩擦,暴露患处,保持局部皮肤干燥;禁止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禁止碘酒、乙醇等刺激性消毒剂涂擦,禁止胶布贴于照射野;外出打伞,遮挡照射野,防日光直接照射;如出现瘙痒、脱屑、脱皮,严禁搔抓。
Ⅰ度损伤者给予比亚分涂抹照射野局部,一天2次(注:放射治疗前1小时禁止涂抹),轻轻按摩以利于吸收。Ⅱ、Ⅲ度皮肤破溃者给予呋喃西林液或利凡诺定时湿敷后再涂烧伤湿润膏,可减轻疼痛和促进局部皮肤愈合。
三、慢性皮肤反应的护理
慢性皮肤反应是指局部受到多次小剂量照射,受照射后数月或数年出现皮肤损伤的改变;亦可由急性损伤迁移而来。照射区域上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而呈花斑状、表皮干燥、变脆弱、皮下组织萎缩,弹性消失,易受损伤而形成溃疡,难以愈合。
对于慢性放射性皮炎,注意避免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局部选用止痒、滋润皮肤的中性油质药物,如止痒清凉油、放射烧伤膏、蛋黄油、溃疡油等。对于慢性放射性溃疡,应加强换药、控制感染。同时放疗期间及结束后一段时间服用维生素A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促进皮肤的修复。
科室简介医院肿瘤科始建于年,率先在黔西南地区成立唯一的肿瘤治疗专科,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下设肿瘤一病区、肿瘤二病区和放疗室。我科目前有医护人员58人。医师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1人。护理人员3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士)24人。物理师6人、技师5人。设置编制床位张,实际开放床位张。
开展了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并配置了肿瘤治疗的放疗设备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开展了肿瘤的放疗。年引进了放疗新技术调强放疗,二十余年来我科不断学习创新,规范了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使我科的治疗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为进一步发展,年我院又投入2万引进目前国际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配有多页准直器,逆向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图像引导装置(IGRT),放疗可行恶性肿瘤的常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立体定向放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等先进的放疗技术。为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情绪,特开展了肿瘤生物治疗反馈仪。年05月成立肿瘤静疗中心,提高中心静脉置管及维护质量。于年9月新引进了微波肿瘤热疗仪,微波肿瘤热疗仪是一种通过局部加温,改变肿瘤细胞所处的环境,并使其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一种医疗仪器。用肿瘤热疗仪来治疗肿瘤的这种方法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后的第五种治疗肿瘤方法。由于该仪器的独特机理,其治疗的副作用接近于零,而被国际医学界称之为“绿色治疗仪”。我院核医学科开展了骨扫描,精准地检测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医院在今年的计划中还准备引进PET-CT,通过这种高级别的影像检测方法,能对肿瘤患者进行早诊断,鉴别肿瘤有无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