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癌症权威榜单每7分钟就有一个人得癌

本文为FM福建新闻广播综合发布

本文综合自:医院健、海峡都市报

4月15日—21日,是全国第23个肿瘤防治宣传周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

我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相当于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个人得癌。

而癌症近年来一直是福建居民疾病死亡榜上“头号杀手”

福建癌症“杀手榜”前5

“每10万人中,近个人得癌,其中,人死于癌。”年,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等单位编撰出版了《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报告》。这是福建有关恶性肿瘤的权威数据,也是首次较全面、详细地报告了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报告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福建疾病死亡榜上的“头号杀手”。

近年,福建恶性肿瘤发病最多的是胃癌,其次是肺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死亡率最高的是肝癌,其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看到这些数据,很多人谈癌色变。其实,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初起很缓慢,一般需要5到20年。

即使发生了,很多情况下可以长期“休眠”,加上早期肿瘤没有其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许多人自认为是健康的,一旦错过了早诊早治的时机,肿瘤就表现得十分凶恶。

实践证明,肿瘤正逐渐成为可治可防的疾病。目前,医院的治愈率超过50%,早期的治愈率超过90%。

记住:40岁是道坎!

《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报告》显示,福建年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0-39岁年龄组处于较低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而40岁以后上升明显,在75-79岁组达到高峰,8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有所下降。

“我们接诊过20多岁的肺癌患者。肺癌越来越低龄化。”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潘小杰说,由于肺癌早期基本无症状,所以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就可以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肺部CT筛查。

而不少其他的肿瘤医生也认为,以前认为防癌体检适龄段为40岁以上,现在看来体检关口应该前移,建议健康人群35岁、高危人群30岁就应该每年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癌症谣言,您被忽悠了吗?

随着“健康”一词日益成为现代人茶余饭后热衷的谈资,朋友圈里看似“善意提醒”的健康谣言也越来越甚嚣尘上。其中,有关癌症的谣言常常是打着一切为了您和家人好的亲情牌,一边传播着让人恐惧的信息,一边呼吁您为了身边的亲友转发。总之,它们利用“宁可信其有”的心理,肆意误导着社会大众。那么今天,借着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东风,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癌症谣言”,您被忽悠了吗?

谣言1:癌症具有“传染性”,会“遗传”

真相:与癌症患者日常接触不会传染癌症

众所周知,宫颈癌、鼻咽癌、胃癌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难道癌症也会传染?!研究显示,全球癌症患者的发病约16%与慢性感染有关,在发展中国家,该比例可达23%左右。的确,胃癌高发与幽门螺杆菌(HP菌)感染不无关系,而这种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共餐和口对口喂食;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而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鼻咽癌的发病则与EB病毒潜伏性感染相关,而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专家指出,细菌或病毒致癌是一个间接、长期的过程,而一个健康的人与癌症患者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染”癌症的。但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对于预防某些癌症是有帮助的。

至于遗传性,某些癌症如卵巢癌、结直肠癌等的确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遗传的也只是一些致病基因导致的自身细胞突变,而不是癌症本身。建议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密切







































白癜风图像
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zj/9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