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吃狗药,3个月后肿瘤消失了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www.txbyjgh.com/m/
#i健康新手召集令#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早期癌症虽然有治愈可能,但往往难以发觉。当癌细胞度过早期的积累阶段,步入中期甚至晚期后,扩散速度将成倍增长,逐渐拖垮我们的身体。

目前的医疗技术仍没有对抗晚期癌症的办法,但年一位美国晚期癌患,却通过服用“狗药”延缓病情,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这种神奇的药物并没有量产呢?

一、癌症患者吃“狗药”,三个月后肿瘤消失!这是真的吗?

乔是一位普通的美国民众,自从年确诊癌症后,他一直在接受临床治疗。但好景不长,患癌三年后癌细胞仍扩散至各个脏器,医生判断他的生命可能只有三个月,竭尽全力治疗也不过一年。

随后在机缘巧合之下,乔结识了一位兽医朋友,并向他推荐了一款狗用驱虫药。

这款药学名为芬苯达唑,确实有服用后抗癌成功的案例。

乔本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在接受传统治疗的同时也开始自服芬苯达唑,没想到三个月后检查发现,肿瘤阴影居然消失了!

有数据统计,乔并不是第一个使用芬苯达唑抗癌成功的人,目前已经有40名癌患服药后达到痊愈。所以这件事看似荒谬,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二、“狗药”芬苯达唑真的能抗癌吗?它是怎么起作用的?

这些新闻也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掀起对“狗药”芬苯达唑的研究热,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者们发现芬苯达唑或许可以通过5种手段来对抗癌细胞。其实只要仔细看看,并不难理解。

1、解聚微管蛋白

细胞内的微管蛋白具有支撑细胞形态、传输物质与传导信号的作用,并且可以辅助细胞分裂与繁殖。

癌细胞的快速分裂、繁殖也依赖微管蛋白的作用,而芬苯达唑可以解聚癌细胞内的微管蛋白,抑制细胞的分裂,并诱导癌细胞凋亡。

2、抑制葡萄糖的获取与代谢

葡萄糖是细胞内的能量来源,癌细胞之所以繁殖迅速,主要因为它大量摄取了健康细胞及其他组织内的葡萄糖能量。

芬苯达唑可以通过降低葡萄糖转运蛋白与糖激酶的活性,抑制癌细胞摄取其他位置的葡萄糖,同时降低癌细胞中葡萄糖转化为能量的效率。

而当癌细胞没有能量,就会加速凋亡。

3、调节肿瘤信号通路

细胞的信号通路包含范围较广,简单来说,就是细胞内外交换信息和物质的通道,其中包括血液、神经、激素及细胞因子等,传递的东西丰富且复杂。当癌细胞的信号通路被激活,说明它具有较强的活跃度和繁殖能力。

芬苯达唑可以针对性的抑制癌细胞信号通路的传递,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效果,而且它对健康细胞的影响较小,可以更大程度保存身体功能。

4、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

Bax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促凋亡蛋白质,一般来说,它以无活性的形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平时并不发挥作用。等到健康细胞逐渐衰老或出现异常后,Bax会被激活,促使细胞凋亡,避免细胞变异。

芬苯达唑进入人体后,可以激活Bax的活性,促使其发挥作用。特别对于相对越活的癌细胞来说,受到的影响更大,将提前进入衰老、凋亡程序,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5、抑制血管生成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血管的生成,血液能为肿瘤运输营养,也为其扩张打下基础。有研究发现,芬苯达唑可以通过干扰细胞下游同类的信号传导,使血管生成因子无法发挥作用,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血管无法扩张,血液也就不能运输养分,癌症的扩张也随之受限。这一过程与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紫杉醇、长春碱等类似。

综合以上各项研究,芬苯达唑确实存在抗癌效果,但是人吃“狗药”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另一方面从动物实验(目前支持或是反对的证据都来自于动物实验)来说,芬苯达唑的抗癌机制和化疗机制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这种“抗癌”的说法缺乏科学证据的,普通人不能盲目使用。

三、这种药人人都能吃吗?为什么没有量产?

芬苯达唑的功能这么强,那癌症患者人人都能吃吗?为什么还没有量产呢?

首先,芬苯达唑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通广大”。

很多人对芬苯达唑的推崇来自于新闻报道,但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只看到了成功的案例,就认为服用后就会成功,但可能成千上万的人已经服用了芬苯达唑,却只有几十个抗癌成功。

治疗率过低的药物,并不适合大众使用,反而可能是一种“毒药”,因此哪怕报道中确实是真实事件,仍需经过医学研究才能判断药物是不是适合癌症患者。

那前面也说了,研究发现芬苯达唑确实有抗癌作用,这怎么解释呢?

基于实验室研究我们确实发现,芬苯达唑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抗癌,但实验室研究并不同于身体服药,药物进入人体后,将面临多种情况。不仅药效可能打折扣,甚至也有产生反作用的风险,这是身体不能承受的。

因此芬苯达唑虽有抗癌效果,却并不是“抗癌神药”。

其次,抗癌药物的研发,需要长期的实验才能到达生产阶段。

因为癌细胞在不同位置会发展为不同的癌症,每个癌症都具有自身的特性,需要逐一实验芬苯达唑对不同癌症可能产生的不同作用,以此判断它具体适合什么疾病。

比如说,有的抗癌药物只适合在某一癌症的中期服用,但在其他癌症也可以在晚期使用。疗效好的抗癌药并不好找,因此区分适应症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可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同时,从实验室验证到招募受试者,仍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

癌症的发展过程迅速,想要正确估算抗癌药物的效果,需要不止一轮的受试者实验,这都需要时间判断。

而且,芬苯达唑单独使用的疗效如何,与其他药物配合的疗效如何、有哪些使用禁忌、哪些人群不建议使用,这都是具体实验与试验阶段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服用芬苯达唑抗癌,也不是不量产,只不过目前仍处在实验阶段,尚未完全摸清芬苯达唑的适应症与适应人群。

结语:

芬苯达唑最开始是狗用驱虫药,后有癌症病患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几个月抗癌效果显著。随后研究人员发现芬苯达唑确实具有抗癌效果,它进入人体后,可以解聚癌细胞微管蛋白、抑制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代谢、调节肿瘤信号通路、调节癌细胞凋亡速度并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但芬苯达唑并非“神药”,受到新闻报道的影响,大家对它的效果过于夸大,实际进入人体后可发挥的作用尚待试验。

引用文献:

[1]吕金津,and王巍."苯并咪唑类驱虫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现代药物与临床35.5():4.

[2]肖丽萍,范松.芬苯达唑通过调控线粒体分裂促进口腔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C]//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大会——聚合引领、协同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by/120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