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癌症报告出炉看中美差异多大

小编在浏览网站时看到一份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癌症数据调查报告》,报告中盘点了美国癌症新发、死亡等最新数据,我们与《中国癌症调查报告》对比来看,有些结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01

总体趋势有何区别?

*美中两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对比情况

可以发现,两国总体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区别明显。美国近年来的癌症发病率明显下降(看左图),而中国却在“稳步增长”(看图右)。

显然,这种“增长”绝不是我们想要的!

*美国各类癌种发病率趋势图(以性别区分)

Q

为什么美国男性发病率骤降?

美国男性患癌人数每年骤降2%,一降就连续降了10年,而且越降越猛。原来,早在80年代后期,美国就力挽狂澜在无症状人群中大力筛查前列腺癌,用的是前列腺特异抗原。这直接导致-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以每年大于10%的速率下降。

此外,肺癌和结直肠癌的持续下降也为总体发病率的下降助力不少。

Q

美国女性发病率平稳是如何造成的?

美国女性中,下降的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被上升的乳腺癌、甲状腺癌及黑色素瘤发病率所“抵消”,导致女性总体发病率相对平稳。不过,考虑到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增加有过度诊断的水分存在,所以实际结果可能更乐观。

Q

死亡率呢?

*-年美国患癌人群避免死亡人数图(以性别区分)

在过去20年间,美国患癌人群的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90年代之前的高死亡率曲线被美国硬生生的“掰弯”。

Q

中国的结果如何?

从中国年癌症报告来看,在研究期间(-年),男性癌症发病率趋于稳定,女性则显著上升,而两性的死亡率都有所下降。尽管这个趋势令人高兴,但实际上在此期间癌症的死亡人数增加了,原因是人口增加和老龄化。

对于男性,在10种最普遍的癌症中,发病率增加的就有6种(胰腺癌,结直肠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白血病),而胃癌、食道癌、肝癌则有下降,肺癌的趋势则比较稳定;

对于女性,10种最普遍的癌症中有6种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显著上升(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体癌,甲状腺癌)

美国猛降,中国反增,为什么?

02

美国癌症报告中指出,影响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重要的三大因素是控制吸烟,推广癌症筛查和应用新型疗法。这三条同样适用于中国!在探究原因之前,先反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们禁烟做到了吗?

筛查做好了吗?

新型疗法实施了吗?

或许答案已了然于心。戒烟!戒烟!无关种族人群或是性别,烟草始终是导致肺癌的第一杀手。在美国因癌症去世的人当中,肺癌仍占据首位,超过1/4的癌症死亡患者的死因源于肺癌。

*预计十大常见癌种死亡人数

同样地,中国也是不折不扣的“烟草大国”。烟草消费量居全球第一,男性中吸烟率将近50%。中国有2/3的年轻男性正在吸烟,且大多数是在20岁之前。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已将控烟行动放在了抗癌首位。严格履行《烟草控制公约》、公共场合全面禁烟......这些强劲措施使美国吸烟人数40年来持续降低。由此,从年到年,美国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43%。

然而,中国的全面禁烟目前看来似乎还是个略带玩笑意味的“梦”。

Q

癌症筛查,中美还差多远?

正如美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骤降源于PSA筛查一样,防癌离不开筛查。

*美国各类癌种发病率趋势图(以性别区分)

我们可以发现一条“男女通吃”稳步下降的曲线——结直肠癌发病率。这条看似不温不火的曲线却有一长串的故事。近40年间,结直肠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稳步下降。主要原因就在于筛查的普及。年美国癌症筛查指南推荐,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肠镜筛查。

*年-年,结直肠癌发病率情况

要知道,结直肠癌从良性息肉演变至恶性肿瘤通常需要长达15年,若能在此期间通过筛查手段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则会有很理想的预后。可惜的是,中国50岁以上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仅仅15%。在体检报告上的肠癌筛查项目中,最常见的就是一枚大大的“患者拒绝直肠指诊及肠镜检查”的印章!

要知道,这枚印章背后是多少早期肠息肉的漏诊。

Q

前沿疗法,研究火热,但何时能落地呢?

纵观全国各大肿瘤学术会议,快被各癌种领域专家提烂的,有三个关键词:免疫治疗、液体活检、靶向耐药。西方国家,免疫治疗药物已陆续批准上市,液体活检技术已写入指南,靶向耐药捷讯接连发布,中国学者也积极发声。然而,中国离前沿疗法的真正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由涵翔赴美医疗整理发布,内容来源于搜狐健康其他任何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北京最大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jc/10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