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诞生。这个装备采用的疗法在国际上被称BNCT,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硼中子俘获疗法到底是什么?它真有那么神奇吗?究竟什么类型的患者才适用?我们什么时候能等来这项疗法的普及?什么是硼中子俘获疗法?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NeutronCaptureTherapy,BNCT),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阻击癌细胞的放射线疗法,BNCT被誉为继化疗、放疗、靶向疗法、免疫疗法后的“第五疗法”。(BNCT作用原理)硼中子俘获疗法会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药物,这种药物与癌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会迅速聚集于癌细胞内,随后给病人进行中子照射,时长1小时内。当照射的中子被癌细胞内的硼俘获,产生高杀伤力的α粒子和锂离子,便可“杀死”癌细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的总指挥,也是BNCT实验装置研制的主要参与者。他介绍说,BNCT的治疗原理,通俗地讲,就是给肿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做上“标记”,然后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治疗后,癌细胞不再复发;而且还不会伤及旁边的正常细胞,副作用小。我们知道,放疗(放射治疗)是癌症治疗中最常用的疗法之一,在放射疗法(高度依赖于一些昂贵的设施)普及的国家,50%以上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但是,放射疗法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主要是往往只能用于局部治疗,并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急性和晚期毒性,尤其是在复发性癌症患者中。而硼中子俘获疗法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原则上只需照射一次即可。硼中子俘获疗法治疗优势低创:不进行切开和切除,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程短:治疗时间短(1~2次照射完成,1次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左右)。靶向性:含硼药物易被癌细胞吸收,而正常细胞几乎不吸收。副作用低:α粒子和锂离子射程很短,只有一个细胞的长度,所以只“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细胞组织。疗效好:具有普通辐射和锂颗粒三倍生物效应的α光束会精准破坏癌细胞DNA,疗效好于其他放射疗法。易检测:通过PET检查可以预测治疗效果。哪些患者适用?今年3月,世界上头一台BNCT(硼中子俘获疗法)设备和硼药物正式获得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批准,并开始接受患者治疗。这是硼中子俘获疗法在世界上头次正式进入临床医疗,可谓开创了人类攻克恶性肿瘤的崭新途径。(BNCT设备和硼药物正式获批)作为较早投入研发该疗法的日本,目前已经开始BNCT更广阔范围的研究,研究人员们发现,BNCT不仅对初发、单发癌有效,对扩散到个别脏器的癌、转移性癌、难治性癌也有望取得效果。据了解,该疗法的应用研究始于脑胶质瘤,并在年实践了头例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对脑胶质瘤的临床试验。曾经,脑胶质瘤是威胁很大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这种瘤的青壮年病人,平均存活不到半年。由于肿瘤形状复杂,像树根一样生长在大脑中,运用手术、常规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BNCT针对脑胶质瘤的临床试验结果,病人5年生存率可达58%,比用常规治疗的不足3%的5年生存率有了巨大的突破,从此,该疗法在沉寂十年之后再次引起了医学界的振奋。目前,全球利用该技术已治疗病人超过例,这种新疗法对脑胶质瘤、黑色素瘤和头颈部复发肿瘤,具有不错的疗效,并且开始试治肝癌、肺癌、胰腺癌等脏器肿瘤。预计大约四年后BNCT实验装置将会进行临床使用就在8月底,医院传来一个好消息:该医院正积极筹备修建一个硼中子俘获治疗的临床实验和应用基地,这是前沿技术与现实应用的一次拉近。医院党委书记蔡立民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占地差不多有平方米。项目建成后,一天治疗患者的数量将在30到50人左右。”当前,科研人员正在利用这台实验装置开展BNCT相关核心技术的实验研究,优化装置的综合性能。目前BNCT实验装置已经启动首轮细胞实验和小动物实验,为开展临床试验做好了前期技术准备,预计大约四年后,BNCT实验装置将会进行临床使用。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完成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恶性肿瘤发病数持续上升,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万,平均每天有超过1万人被确诊癌症,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亿元。如果中国的患者去日本接受治疗,不仅手续繁杂,而且治疗费用在30、40万元以上。我们自己研制出这种前沿医疗装备,那么患者医治费用估计不到海外费用的一半。64岁的傅世年,是BNCT实验装置核心部件——加速器的研发负责人。加速器制造完成的那一天,心情激动的傅世年大醉一场。癌症新技术、新疗法的诞生,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家庭看到了新的曙光,期待新的技术能够在多方的努力下快速趋于成熟,让我们对抗癌症增添新的“有力武器”。文字素材来源:央视财经等图片素材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