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就觉得自己到鬼门关那转了一圈了,心理上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种消极情绪若长期存在,就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直接影响着病人的预后。对癌症患者的不同阶段应给予不同的心理治疗。
①怀疑期
患者感到身体不舒服,意识到患病,但不知是癌症。让患者了解病情并告诉可能的治疗效果,对增强机体应激能力,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对疾病的缓解及延长生命都是大有好处的。如果一味地回避病人的疑问,甚至不告诉实情,他们会从周围人的表情上及自身体验中悟出病情的严重,反而会更加忧伤、焦虑。
②恐惧期
此阶段在患者的心理活动上是一个最大的压力,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生与死是自然规律,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如果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有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至少会延长生命的时间。要鼓励患者不必惊慌,接受不幸才能走出不幸,置于死地才能后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癌症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③幻想期
此时病人既恐惧又抱有幻想,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想法。假如我被误诊不是癌;假如遇上“灵丹妙药”;假如癌症不是真的转移等。幻想和梦想都是美好的,但应劝慰病人正视现实,否则,容易走上另一极端。极度悲观,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会失去最后的治疗机会。
④绝望期
晚期癌症患者的期望和幻想往往已成泡影,会产生绝望心理,渴求亲人的关怀和体贴。此时要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使患者感到最后的满足。周围的人不要哭泣,应让其静静地回顾自己的一生或安排后事,在平静中许多患者会出现暂时的愉快感。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颇为复杂,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经常存在着焦虑症和抑郁症。医务人员应掌握医护心理学,在正确使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和止痛药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和帮助。面对癌症患者众多的心理问题,医务工作者应该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充分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癌症患者心理治疗方法
一、疏导患者的情绪
因为绝大多数癌症病人有较明显的焦虑、抑郁、紧张、愤怒和担忧,应该给病人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表达机会,让病人宣泄不良情绪,耐心倾听并加以引导,使其情绪问题得到缓解。
二、引入行为治疗
相当一部分癌症病人对化疗和放疗存有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回避行为,对此类病人可采用逐级暴露、系统脱敏等行为疗法,以便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提高病人的自信心。
三、采用认知治疗
很多癌症病人存在悲观失望情绪,认为患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医生应告诉病人目前手术、化疗药物、放疗等方面的进展,介绍成功的治疗病例等。病人的认知改变了,情绪就会好转。
四、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病人往往集中精力于病情及可能带来不良情绪的问题上,如经济负担、子女赡养、老人照顾、人际关系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鼓励病人培养相应的爱好:如种花、养鸟、书法、美工等,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爱好中来,不良情绪会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