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免疫细胞技术
让癌症病人重燃生命之火
21世纪肿瘤治疗
将是生物治疗时代
将生物治疗结合传统治疗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方面取得的显著效果
让很多晚期肿瘤患者看到了希望。
生物治疗过去主要在一些免疫原性较强的肿瘤中进行:如黑色素瘤、肾癌、恶性脑胶质瘤等。随着生物治疗研究的发展,现在已扩大到其他肿瘤的治疗,如乳腺癌、肺癌、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和肝癌等。但是,夏教授指出:“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生物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目前还未能充当抗肿瘤的‘主角’。” 原理: 用自身细胞杀灭肿瘤细胞 夏教授指出,生物治疗虽然未能唱“主角”,但通过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激活自身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的优点却不可小觑。 目前认为,肿瘤不仅是系统疾病,也是全身性疾病,,因此肿瘤治疗除手术和放疗等局部治疗外,通常还必须进行全身治疗,通常还必须进行全身治疗。当然,化疗是目前肿瘤后续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却有着很强的毒副作用,使得一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差,所以许多专家把化疗称为一把“双刃剑”。 其实人的体内本身就拥有一些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免疫细胞,但肿瘤患者体内本身的免疫细胞由于受到自身免疫抑制的影响,无法有效地抵抗肿瘤细胞的疯狂增长。“因此,我们通过生物免疫治疗,从患者体内抽取部分免疫细胞,然后在其体外进行‘培养、诱导、激活’等一系列操作,使其抗肿瘤的活性大大提高后,再把这些本来就来源于病人自身并在体外激活了的抗肿瘤效应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让这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去杀灭肿瘤细胞。” “这种‘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的方法在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同时,又不会伤害人体自身的正常细胞,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是人性化治疗的充分体现。”夏教授说。
01/免疫细胞治疗优势
1
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
身体发生恶性肿瘤后,对很多肿瘤来说,尽早手术切除是第一选择。但是单纯手术疗法不能清除残留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的肿瘤细胞,因此,手术后或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需要进行化学或放射治疗。然而化疗、放疗也不够全面,应辅以其他方面的治疗。
2
减少术后复发与转移
手术后进行免疫细胞治疗,可显著增强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有利于清除术后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及微转移灶,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的几率;
3
联合治疗提高预后
在肿瘤放疗和化疗间歇期间进行免疫细胞治疗,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有助于使患者更能耐受放疗和化疗的毒副反应,并增强抗御肿瘤的能力,提高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效果;
4
对少数肿瘤针对性较强
免疫细胞治疗是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一些对放、化疗敏感性较低的特殊类型恶性肿瘤的潜在替代治疗手段;
5
提高生命质量
免疫细胞经体外激活扩增后回输体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目的,实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多重目标;
6
安全、低或无副作用
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治疗的针对性更精确,仅仅是针对肿瘤细胞本身的一种治疗。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而不是传统的化学药品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更加安全,毒副作用更轻。
02/常见的免疫细胞治疗
1
T细胞细胞免疫治疗“特种兵”
T细胞是目前认为唯一能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作为能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T细胞的过继回输治疗开创了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的先河。但是目前T细胞主要应用于血液肿瘤,在实体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TAA靶点、实体瘤微环境的抑制性特点以及肿瘤体积巨大T细胞难以趋化等因素疗效欠佳,同时经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会伴随多种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即为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且具有潜在致命性。
2
NK细胞细胞免疫治疗“装甲兵”
NK细胞因其不需预先致敏就可以杀死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者肿瘤细胞而得名,它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发挥免疫监视功能,而且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将NK细胞应用于肿瘤治疗,已有大量临床和临床前研究正在进行。
不过正常NK细胞表达的杀伤抑制性受体往往会被肿瘤细胞利用而发生各种逃逸现象。目前已有研究针对改造原代NK细胞,删除或者减少抑制性受体而免受肿瘤细胞的干扰;或将NK细胞改造成具有免疫记忆功能的效应细胞(CAR-NK),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会更持久
3
RAK细胞细胞免疫治疗“机械化步兵”
RAK细胞是由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并大量扩增具有杀伤肿瘤活性的细胞,具有强大的抗瘤活性和非限制性杀瘤的优点,可用于任何一期的肿瘤患者,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这种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精确识别杀伤能力很强(不损伤正常的细胞),尤其对手术后或放化疗后体内肿瘤负荷较低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止肿瘤细胞扩散和复发,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03/RAK免疫细胞治疗案例
1
刘某,33岁,患结肠癌6年
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左下腹疼痛,并触及包块,行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占位病变,行扩大根治手术并进行化疗,共计8次;1年后转移,行6次化疗和30次放疗。
从年起进行细胞免疫治疗,初期肿块大小为6.1×4.8cm,最近一次检查(年5月7日),肿块大小3.2×2.2cm,实现带瘤生存。每年细胞免疫治疗3-4疗程,每疗程亿细胞,分四次回输。
2
高某某,女,58岁,卵巢癌IIIC
年出现腹痛、情绪不稳定,B超提示大量腹水,医院诊断,确诊为“卵巢癌IIIC,腹腔广泛转移”,行手术治疗并进行了脾脏的切除。从年至今先后进行60次化疗,于年开始进行生物治疗,体内肿瘤逐渐消失。现在经常义务对其他的癌症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现在4次/年,每疗程亿细胞,分四次回输。
结语
—
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肿瘤治疗技术的前进,生物治疗技术是21世纪继手术、放疗、化疗的第四大治疗手段,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治疗肿瘤的局限,它将开创人体细胞免疫自主抗癌的全新时代。
——END——
希望你能喜欢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