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
福建福州6岁女孩林诺恩
因弥漫内生性桥脑胶质瘤病逝
当天下午,小诺恩捐出了
1个肝脏、1对眼角膜、2个肾脏
以及患病的瘤体组织
为3个人带去生的希望
为2个人带来光明
↓↓↓大家在遗憾这位小天使离开的同时,也认识了这个夺取她生命的疾病——脑胶质瘤。
科普脑胶质瘤发病年龄多在21~50岁间,以31~40岁为高峰,另一个发病小高峰是以10岁左右的儿童较多见,发病初期的常有头痛、呕吐、性格改变、走路不稳、偏瘫、语言及视力障碍等表现。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和生物治疗等手段。
“医生”
我家孩子最近说话
总是含糊不清
肢体活动不利
进食呛咳
这是怎么回事?”
近日
医院
收治了一名12岁女童
并被确诊为
脑胶质瘤
患儿名叫芳芳(化名)。父母表示,芳芳一个月前就已经出现了言语含糊不清,当时以为芳芳比较调皮,吐字不清只是故意的玩耍行为。最近语言障碍加重,同时出现肢体活动不利和进食呛咳,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医院肿瘤科
入院后
医护人员争分夺秒
制定患儿的治疗护理方案
朱铁年主任、主治医生梁峰探讨患儿治疗方案
置管、放疗、化疗……
这本是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折磨
坚强的芳芳
经过数月治疗后
已能自行进食、扶行可活动
脸上又见到久违的笑容
护士长么纳为患儿测量肌力
肿瘤患儿是一个特殊群体
疾病让孩子承受了
远超自身承受能力的
病痛与压力
在病魔面前
单纯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
更多鼓励
来自医护工作者的
信心与耐心
让患儿充满战胜疾病的
决心和勇气
在抗癌路上
不放弃任何希望!
温馨提示儿童颅内肿瘤和成人相比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身体症状,如发现儿童出现某些怪异行为时不要单纯认为是儿童的一时顽皮,应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确有上述不适表现请及时就医,不要等到肿瘤巨大,增加治疗难度,往往也是事半功倍,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
总x编x辑:李英超蔡永超
版面编辑:李震
作者:张玉静李震
期刊:第期
投稿邮箱:hepingweix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