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率都在下降,但有一种癌症,在过去10年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翻了一番,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女性甲状腺癌是癌症中真正增长最突兀,看起来最恐怖的,不仅发病率较高而且都还在持续上升。据全国癌症肿瘤数据登记中心测算,我国甲状腺癌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年,全国甲状腺癌的发病患者约有14.39万位,每10万人中约有10个人患甲状腺癌,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甲状腺癌如此之多,我们是不是甲状腺癌的危险人群?针对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这个问题。
#01甲状腺癌有哪些症状?
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提升最重要的原因:一方面与检查技术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大直径为1.0cm的甲状腺微小癌在以往常规的甲状腺体检中很难发现,而先进的彩超技术却可以让其无处遁形),另一方面也与环境、生活习惯等相关。
甲状腺癌在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是一个「隐匿的杀手」!随着病情的进展,甲状腺癌的症状主要有3类:
01局部症状
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常以无痛性颈部肿块或者结节就诊。
02全身症状
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压迫或者侵犯临近器官或组织,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静脉怒张、面容潮红、心动过速等表现。
03转移灶产生的症状
比如转移部位的疼痛等。部分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主要转移肺、肝、骨骼。
出现第二、三类症状时,往往病情较重或已晚期,因而出现局部症状时就应高度重视、及时就诊与检查。
#02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
此外,甲状腺癌也比较「难缠」,因其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甲状腺癌的存活率取决于诊断的阶段,早期诊断的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为90%,而晚期诊断仅为13%。
因而一般建议超过18岁-40岁的人,都应该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如果是以下的高危人群,则应该更早去做:
高危人群
直系亲属中有患甲状腺癌的;
有过甲状腺瘤、甲状腺疾病史的患者;
不明原因声音沙哑、甲状腺结节长得快的人;
“一老一小”有甲状腺结节的人;
精神压力大和爱生气的人;
长期精神抑郁、长期熬夜;
颈部照过放射性的人群。
#03碘盐与甲状腺癌高发有关吗?
不少人提出疑问,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癌高发有关吗?根据国家卫健委年最新印发的《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04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在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缺乏预防意识,生活中不注意。
要想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主要还是靠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并且长期保持下去。
那么,针对甲状腺癌的发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第一点:要尽可能的避免接触一些放射线的照射。
如果人体长期的接触放射线的辐射,就会非常容易导致我们的细胞结构遭受破坏,从而促进我们的甲状腺癌变。辐射一般指的就是核电站的辐射以及X射线之类的辐射。所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远离辐射,做体检的时候也要注意减少X光的照射次数。
第二点:要控制高碘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对于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来说,这点对于预防甲状腺癌是尤其重要的。
含碘食物不管是摄入过多还是摄入过少的话,都会增加我们患上甲状腺癌的风险。一旦当我们长期的处于缺碘或者是碘含量超标的时候,我们的甲状腺功能就会呈现亢进甚至是超负荷运作的状态之下。所以说,一定要注意科学的摄入含碘食物。
第三点:一定要避免接触致癌物。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我们还应该尤其注意,一定要拒绝抽烟酗酒,早睡早起,保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维持体重,从而保证自己的血压和血脂在正常范围之内。另外,控制情绪,保证愉悦的心情,远离焦躁不安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好的情绪,是非常容易诱发我们的甲状腺结节从而导致甲状腺癌的。
饮食上要低糖、低油、低脂肪,多吃蔬果和粗纤维食物;
生活上要有规律,多运动,保持大便通畅,规律排便;
工作中要善于自我调节,做到劳逸结合,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下。
最好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彩超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疾病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