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预防胆管恶性肿瘤

什么样是胆管系统肿瘤?

胆管系统肿瘤包括胆囊和胆管(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段的肝外胆管)肿瘤,有良、恶性之分,恶性肿瘤中以癌占多数。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诊断由于多数胆管系统肿瘤在早期症状较为隐蔽,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待确诊时肿瘤多已属晚期。

胆管系统肿瘤的病理病因

大多数癌症起源于胰腺头部,而胆总管穿行其中,其次是起源于位于胆总管和胰腺管联接部位胆管本身,胆囊或肝内胆管。相当少见的情况下,胆管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肿瘤压迫导致梗阻,或者被因淋巴肉瘤而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引起,胆管的良性肿瘤也可引起梗阻。

症状体征

胆管肿瘤的症状有黄疸、腹部不适、食欲下降、体重下降和瘙痒,一般没有发热和寒战,症状逐渐加重。

如何进行胆管恶性肿瘤的预防?

1、预防胆管癌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少食厚腻食品,不要饮烈性酒。预防胆管癌积极治疗癌病变前,迟早社除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

2、对于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妇女,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更应追踪检查,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早进行治疗。

给大家看一例我院治疗胆管恶性肿瘤术后的病例:

樊某某,女,68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遂医院,考虑:“胆管细胞癌并腹腔、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给予药物对症治疗,黄疸继续加重,后到上海交通大医院就诊,11月前行手术,术后恢复可,症状好转后出院。10月前又出现疼痛伴黄疸加重,行手术,术后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8月前腹痛并逐渐加重,伴有腹胀,自服止疼药物治疗,医院,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好转后出院。

近1月余患者出现反复发热,最高达39.2度,偶有畏寒、寒战,伴上腹部不适,并全身乏力,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症状

反复发热,最高达39.2度;

偶有畏寒、寒战;

上腹部不适;

全身乏力;

大便灰白色;

辅助检查

甲胎蛋白:6.8ng/mL;

糖类抗原:22.10U/ml;

糖类抗原:5.26U/ml;

糖类抗原:.1U/ml;

癌胚抗原:4.4ng/ml;

B型脑利钠肽前体:59.80pg/ml;

肝右叶探及大小约31*30mm低回声结节,边界清,内回声不均,考虑转移。

初步诊断

胆管恶性肿瘤术后;

腹膜后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及效果

入院医院肿瘤专家李岩主任给予指导对症治疗,并配合我独有的营养支持治疗,后由中医科专家刘安主任开具中药等继续对症治疗。

治疗10天后:

糖类抗原由.1U/ml降到了82.2U/ml,下降了46.9U/ml;

患者描述:“刚开始来的时候一直发烧,都高到39.0℃左右,一发烧身上就哆嗦,肚子上面胀、疼,肚子胀的什么都吃不下,身上还没劲,每天都在床上躺着,也不想下床走路,现在不发烧了,来到这三天就不烧了,后来再也没有发烧过,身上稍微有点劲了,吃饭也稍微好点了,听医生说抽血的检查也减轻了。”

治疗2月后:

肝右叶探及大小由约31*30mm降到了29*23mm,下降了2*7mm低回声结节,边界清,内回声不均;

患者描述:“刚开始来的时候肚子胀、疼的很严重,吃饭也吃不下去的,现在摸着肚子那没有刚开始来的时候那样大了,吃饭很好了,身上也有劲了,以前不想下床走路的,现在有空就下来床走走了,就是上厕所大便颜色还是不太正常。”

期间患者出院,近期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治疗10天后:

患者描述:“最近身体各项检查都挺稳定的,就是这两天开始有点发烧,肚子有点不好,稍微有点肚子疼。”

扫描







































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yf/48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