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有万新发癌症病例,万死亡病例,全球每4名新增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发生在中国,中国每天约有1.25万人确诊罹患癌症。
中国癌症发病率增加
年发布的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报告显示:近10年来,中国癌症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图源:新京报数据来源:世卫组织IARC
虽然数据不容乐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还有一个好的因素,那就是全球的癌症筛查率提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年全球乳腺癌病例增加了万,占到所有癌症比例的近12%,首次超过肺癌成为世界上最高发的癌症种类,同时也是女性群体中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图源:新京报数据来源:世卫组织IARC
中国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除了与环境污染、情绪压力、饮食习惯等有关外,与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也有分不开的关系。
在一般认知里,身患癌症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年轻总与健康对应,所以青年与癌症的遭遇,总会给人难以接受的巨大错愕感。
赵英俊因癌症离世时43岁,“香港的女儿”梅艳芳因宫颈癌离世时40岁,歌手姚贝娜离我们远去时仅34岁。
赵英俊图:时光网
是癌症年轻化了吗?哪些癌症在青年群体中增加了?
通过IHME监测国内癌症患者数据显示,中国的癌症呈现出的特征是:既在“老龄化”,又在“年轻化”!
图源:新京报数据来源:IHME
可以看出,从年到年,老年癌症患者比例在不断增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呈现出“老龄化”特点。
另一方面,多种癌症类型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在持续提高,15-49岁人群的患癌比例也从0.35%增加到0.89%,且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直接提高了2个百分点,成为各年龄段中增长比例最高的。
根据世卫数据,15-24岁的青少年所患癌症类型集中在淋巴瘤、白血病、睾丸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脑肿瘤、骨癌等。
图源:世卫组织IARC
根据去年在全球影响因子的最高学术期刊CA发表的年青少年癌症统计研究,对于15-39岁年龄层,淋巴瘤、甲状腺瘤、睾丸瘤、黑色素瘤、乳腺癌也同样是高发病种。
在30-39岁年龄层,女性癌症发病率比男性几乎高出一倍,特别是乳腺癌,较20-29岁年龄层,发病数量增长超过%。
图:年青少年癌症统计研究
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丧失部分功能,免疫力下降,老年患癌人数增多,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年轻人癌症风险在增加这个事实,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乳腺癌、结直肠癌这两种和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不仅发病数量在增加,发病年龄也越来越早。
作为全球第一家癌症中医院,近年来也接触到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年轻患者,大多集中在18-30岁之间,癌症类型中,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居多,也有如肉瘤的罕见病种。
有的刚刚步入大学,有的即将毕业开启职场新人生涯,也有的刚刚结婚、生子,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癌症第一次面临了如此大的挑战。
如何预防和早发现?
《中国中青年防癌科普报告》曾指出,中青年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致癌的最大元凶。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饮酒和滥用保健品等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其中吸烟、肥胖、饮酒位列致癌因素前三。
女性压力过大、精神总紧张都会使身体的内分泌紊乱,长期熬夜必然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营养过剩也是诱发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不少白领工作遭遇压力时,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
诱发乳腺癌的部分风险因素图:ISGLOBAL世卫组织也认为,肥胖是导致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常见风险因素之一。目前乳腺癌、卵巢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逐渐呈现出年轻化、城市化的趋势。
世卫组织也警告称,除了乳腺癌,大约有1/3的癌症死亡原因都是吸烟、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体育锻炼及酗酒。
而消化道癌症多见,死亡病例多,大多都与地域文化、饮食模式、摄入食物营养及食品质量问题相关。
图:bold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