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医院内分泌科来了个“老糖友”赵先生。这次住院,赵先生想把血糖方案重新调整一下。没想到,却被医生的“火眼金睛”揪出了隐藏在肺里的恶性肿瘤,他庆幸有这么负责任的医生,让自己及时躲过了一场更严重的大病。
赵先生今年60岁,人很瘦,喜欢喝酒、抽烟。每次来住院,内分泌科的大夫都劝他戒烟,但是赵先生并没有照做。本次住院检查后,赵先生胸片显示:右肺上叶有一块阴影,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和职业敏感,内分泌科主任王志宏感觉情况不妙。
是炎症?肺结核?还是肺部肿瘤?如果是支气管炎、肺炎,患者大多有受凉病史,咳嗽咳痰,发热情况;肺结核患者通常会有长期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表现;而长期吸烟这种不良嗜好,又不得不小心肺部肿瘤的高发。
经过综合考虑,王志宏建议赵先生做“肺部肿瘤标志物和肺结核”筛查和肺部增强CT扫描。结果出来后,肺结核的可疑性下降,这一小块阴影,可能是慢性肺炎遗留的病灶,也可能是肿瘤。因赵先生的肺部肿瘤标志物有轻微升高,而且CT显示阴影周围边缘有短细毛刺呈放射状排列的表现。随后,内分泌科立即请胸外科主任李凯进行会诊,李凯高度怀疑“肺癌”,建议转科做手术,取一块肺组织切片一查究竟。
赵先生一听要手术,有些害怕和担心,李凯解释道,手术是微创,不开胸,打几个孔即可实现。赵先生的担忧少了几分,人也特别配合。结果出来后,确诊是浸润性腺癌,也就是说癌细胞已经侵润到肺间质内。
乍一听,这是个可怕的消息,但是,肿瘤因被早期发现,还没有侵犯其他肺叶,也没有向淋巴结转移,如果及时手术,就能避免肿瘤全身转移。于是,在和家属充分沟通后,李凯和内分泌科手术团队密切配合,为患者实施了“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微创手术,创口小,愈合快,术后不用化疗,预后也很好。
统筹:梁如意
责编:朱晓娟
编校:张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