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护理有8法,试试就知道

儿童患白血病的护理有“8法”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特点为造血组织中血细胞的某一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液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在我国,小儿各种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是5岁以上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物理、化学、遗传因素有关。 

1、休息

  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预防感染

  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威胁愈大。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病人应与其它病种病人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置单间,有条件者置于超净单人病室、空气层流室或单人无菌层流床。普通病室或单人病室需定期进行通风及空气消毒。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在接触患儿之前要认真洗手。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浓茶水漱口。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溶液擦患处及漱口。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泄,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肛门,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

  (3)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进行任何穿刺前,必须严格消毒。各种管道或伤口敷料应定时更换,以免细菌生长。

3、出血护理

  出血是白血病患儿病情加重的又一主要原因。

 ●适当引用温开水,防止鼻粘膜干燥;严禁孩子抠挖鼻子,防止鼻腔出血。

  ●让孩子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大便偏干燥,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缓泻剂,如乳果糖等,防止大便干燥引起肛门裂伤。

  ●避免食用生硬食物,以免损伤口腔及消化道黏膜。

  ●若伴有贫血、高热时,应卧床休息;家长尤其需要看管好小孩子,避免不慎从床上跌落。

  ●避免孩子剧烈哭闹。

  ●注意观察孩子大小便颜色是否正常,如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注意观察孩子的神志意识,一旦发现孩子有爱睡觉、烦躁、精神不好,小孩子有异常哭闹时,及时报告医生。

  ●大女孩如果在血小板降低期间例假来了,要告知医生。

4、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

  (1)掌握化疗方案、给药途径、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2)化疗药物多为静脉途径给药。且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渗漏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及组织坏死。故开始首次化疗前应先留置深静脉导管,保护血管。

5、输血的护理

  骨髓暂时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疗的必然结果。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输血液成分或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注时应严格输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观察15分钟,若无不良反应,再按患儿年龄、心肺功能、急慢性贫血及贫血程度调整滴速。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6、增加营养,注意饮食卫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鼓励患儿进食。食品食具应消毒,水果应洗净、去皮。

7、消除心理障碍

  (1)热情帮助、关心患儿。让年长患儿认识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家长及年长患儿应学习白血病有关知识。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已有很大改善。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5年以上存活者达70%左右,部分患儿已获治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治完全缓解率已达75%左右。目前已公认白血病不再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

  (3)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家长要了解所用的化疗药物、剂量、副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合并感染、出血、血尿、脱发等)。了解定期化验(血象,骨髓、肝、肾功能、脑脊液等)的必要性,以及患儿所处的治疗阶段。使患儿能积极接受治疗,使治疗方案有效进行。

  

8、缓解后的护理

  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患者体内仍有残存的白血细胞(约个),这是复发的根源,还需坚持化疗。化疗间歇期可出院,按医嘱给药及休养。已持续完全缓解1~2年者,化疗间歇期可上学,但应监测治疗方案执行情况。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
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ys/16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