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通过新闻报道等可能会知道,
抽烟跟肺癌有关,
喝酒跟肝癌有关,
饮食不当跟消化道癌症有关,
那不抽烟不喝酒就长命百岁了吗?
也不见得!
烟酒都沾的百岁老人不是没有,
不抽烟得肺癌的女性越来越多,
未成年女孩得妇科癌症的也有耳闻,
难道,这都是命?
人是否会得癌症,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外因。
近年研究认为癌症是一种基因疾病。
癌症的发生,
既有10%~30%坏运气(内在因素)的成分,
也有70-90%外部因素的成分。
每个物种外观都不一样,
每个人长得也不一样,
即使是双胞胎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这其实都是因为基因的控制。
基因是什么?
学术定义是核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
假设人是一个房子,
基因就是工程图,
指导房子的修建,
包括几个卧室、卫生间,水电线路等。
如果工程图(基因)有一点点错误,
可能出现房子修好了没有窗户这种问题。
为了绘制完整的人类“工程图”,
了解所有基因的功能和作用,
全球科学家们在年10月启动了一个重大科技项目——人类基因组计划,
企图揭示人类生、老、病、死的奥秘。
年,该计划正式完成。
这也为近20年来的基因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人要长高长大,细胞就要分裂(一生二,二生四),
细胞内的DNA也必须跟着复制。
然而,DNA的复制并不是%正确的,
极少情况下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突变。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突变都能导致疾病发生。
但只要时间够长,细胞分裂的次数足够多,
总有可能发生突变的是致病基因。
这也是随着年龄增长,患癌风险增加的原因。
有的人足够幸运,一直躲开雷区,
而有些人则“运气不好”,很快就发生疾病了。
外部环境也能导致DNA发生突变,
包括物理和化学因素两大类。
物理因素包括电离辐射和紫外线等,
电离辐射存在于自然界,
人工辐射一般用于医用设备(如X光、CT)、核工业等。
但是!手机、微波炉、电视、信号塔等设备带来的辐射,
并不会引起DNA突变,
这一类辐射属于电磁辐射,
能量太低,不足以损伤DNA。
因此,也不要听到“辐射”这个词就心惊胆颤。
(看到这个警示标志,就要做好防护哦!)
化学因素涉及了许多化合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1类致癌物(明确可以致癌)有种,
常见的有酒精、槟榔、咸鱼、烟草和二手烟、家庭燃煤、室外空气污染等。
据研究,每天一包烟的烟民,
一年下来,他们的每一个肺部细胞,
平均要比正常人多个突变。
光有基因突变,依然不足以引发肿瘤。
根据遗传学的著名观点,
一看基因能否表达,二看基因能否遗传,
简单说,基因突变后能不能发挥出作用,
再之,
突变基因所在的细胞会不会被我们人体清除,
能不能大量克隆,增殖生长,
从个别“坏”细胞发展为大量“坏”细胞,
从量变引发质变。
可见,遗传性或获得性基因缺陷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那么,我国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
与哪些基因突变相关呢?
卵巢癌与众多获得性基因损伤有关,
如KRAS、BRAF、ERBB2、CTNNB1、PTEN、PIK3CA、ARID1A、TP53突变等。
约有10%上皮性卵巢癌源于遗传性BRCA基因突变。
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到70岁患卵巢癌的风险为63%,27%。
因此,强烈推荐携带BRCA突变的女性在分娩后,
可根据个体具体情况
进行预防性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
可降低卵巢癌风险80%,
整体死亡率降低77%。
对于未患癌的BRCA携带者,
可以口服避孕药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
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15年可以使卵巢癌发病率降低50%。
对BRCA阳性的卵巢癌患者,
新型靶向药PARP抑制剂显示出较高的有效性,
尤其对BRCA相关卵巢癌具有优先疗效。
5%~10%子宫内膜癌发生于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也称林奇综合征)的人群,
源于错配修复(MMR)基因系统突变,
其中,MLH1、MSH2突变最常见,
其它突变基因(如MSH6,PMS1和PMS2)不常见。
有MLH1、MSH2突变的女性70岁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42%。
因此,
一旦检测到突变,
可根据个体具体情况,
行预防性全子宫切除术,
有此突变的患者同时患卵巢癌的风险为10%,
故可酌情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那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坏运气(DNA复制时的突变),
但是我们可以减少外部因素,
降低癌症发生风险呀!
比如,
不要吸烟,远离二手烟,
要涂足够的防晒再去沙滩玩耍,
或者的工作,
有时候没有必要继续坚持下去。
当然,也不能走另一种极端,
比如,听信各种谣言吃很多昂贵保健品。
此外,
如今发达的基因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鉴定许多基因突变,
建议高风险家族女性成员都进行多基因检测,
以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医院?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医院妇科肿瘤中心是四川省唯一的妇科肿瘤学甲级重点学科,综合治疗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特色专科,四川省“中德合作妇科肿瘤医师培训”项目,全国首批“中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妇科腹腔镜培训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和硕士招生点。中心拥有“妇科肿瘤学转化研究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先进、规范、有效并独具个体化治疗特色的专科肿瘤诊治策略,开展了妇科肿瘤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临床综合诊治、妇科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保留生育能力的恶性肿瘤手术,开展了各类新型术前、手术的辅助化疗、各种途径的术后化疗。注重先进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治疗理念,学科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