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经常疑惑,为什么长期以来,恶性肿瘤在“手术,放、化疗”这些常规治疗模式下复发率和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
人们普遍认为,癌症太可怕了,盼望着手术一刀下去,癌症就彻底清除了;盼望着做了放、化疗,吃了昂贵的靶向药,癌细胞就会消失。
事实上,肿瘤患者是过度治疗的“重灾区”,很多病人并非死于癌症而死于过度治疗”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那么作为癌症病人及亲属,也应当真正的冷静下来,理智的认识到这些事实。
手术不是万能的,切掉肿瘤≠杀灭癌症
绝大多数人认为,生了肿瘤手术切掉就没事了,西医称为“根治术”,认为病灶没有了,癌也就给治住了。于是,患者被查出恶性肿瘤,就急于做手术。但癌组织并没有因手术切除而消失,相反地,手术半年内或2-3年会出现更强烈的反扑,造成大规模的复发,医师于是评估还能否进行二次手术。
这种手术切癌的治疗手段,医院院长曾形象地说:“现在衡量外科医师的水平并不是看他能不能把病人治好,而是看他能不能把那块肉割下来。”手术切癌并非万能,而不合理的手术会过于消耗机体的自愈力,使癌肿更快复发。
固然,手术可以暂时地、最快地切除肿块。但是远端的病灶和血液中的癌细胞,是无法切除的。一刀下去流的是血、跑的是气,往往使病人处于免疫崩溃的边缘。如此血液中残留的癌细胞也会加速繁殖,加快复发。
权威专家指出,不当的手术是人工造成的重伤。做完手术,体质下降,身体会更容易受感染,还有可能留下终身无法治疗的后遗症,死在手术台是常有的事。医生建议你做手术,那你仔细想一想,做完手术怎么样,想的越具体就越好。手术有可能激发癌症。医学界有种形象的说法,“一动手术,癌细胞就会大爆发,就会暴躁如雷。”
化疗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以人为本”
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医学》曾发表研究文章指出:“经科学研究证实化疗可能促进癌症发展。”
化疗是利用毒性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手术手段失败后,方才产生了化疗。化疗的目标是杀死高速生长的癌细胞,但同时却把人体里的正常细胞(包括免疫细胞)与癌细胞一起杀死。
事实上这么做没有一点维护生命的意义。因为,这是一种与癌细胞拼命的方法。所有化疗后的患者,精神委顿,自卫能力减弱,极易感染。许多病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其他疾病了。这种治疗的根本问题是“以病为本”,而非“以人为本”。
本文来源:《百问堂家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