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这4个指标,就明白了肿瘤恶性程度和复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032498.html

在诊断和复查中,患者朋友们都会接触到很多生疏的医学名词,它们大量存在于病理检查报告、免疫组化报告和血液检查报告中,一个你看不懂、藏在角落的指标很可能对你的治疗或病情进展起到关键的预警作用。所以,肿瘤患者要去了解这些特定的指标,即使要花些功夫。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4个可以评估肿瘤恶性程度、预测复发转移风险的指标—Ki67、P53、CEA和CYFRA21-1。增殖风向标Ki67:一把双刃剑Ki-67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中的蛋白,命名Ki是因为发现它的城市是德国基尔(Kiel),67这个数字来源于实验编号。Ki-67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很活跃,但在增殖停止的时候就消失不见了,所以可以作为细胞增殖状态的标志,来判断多种肿瘤的恶性程度。Ki-67阳性表达率越高,就说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越强,恶性程度就越高,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也就越高。几乎所有的癌症,在做病理的时候都会检查Ki67,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等。Ki67有三个重要作用:判断肿瘤恶性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判断患者化疗是否敏感。01判断肿瘤恶性程度Ki67值越高,肿瘤就越恶性,侵袭性就越强。因为Ki67越高,说明患者体内处于生长期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了,越来越多的肿瘤细胞处于生长期,肿瘤当然进展迅速了。肿瘤的生长过程,并不是取决于细胞分裂的快慢。事实上,癌细胞的分裂在肿瘤进展期反而变慢了,因为它在生长,所以细胞周期比正常细胞还要长。在正常组织中,绝大部分细胞处于G0期,即非生长状态。处于蓝色部分的细胞,是生长期的肿瘤细胞,会被标记到Ki67的阳性率里面。阳性率高,说明越多的细胞处于生长期。打个比方,一位患者的Ki67+(30%),就代表活检中取到的所有恶性组织中的细胞,有30%的细胞都处于生长状态。这个比例越高,当然肿瘤就生长越快。02评估患者预后无论肿瘤是什么分期或分型,作为存活率的独立预后因子,Ki67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Ki67阳性率越高,细胞死亡越多。细胞死亡越多,患者的生存期就越短。03判断患者化疗是否敏感从前面两方面来看,Ki67数值越高越不好,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Ki67阳性率高的肿瘤,往往对化疗更加敏感,化疗效果会更好。在乳腺癌诊治中Ki-67主要作用(1)对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进行细分:Ki-67小于14%者为腔面A型,复发风险较低;大于等于14%者归入腔面B型,复发风险相对较高。(2)作为21基因检测的一项指标,参与对乳腺癌复发风险的评估。(3)对新辅助化疗有提示作用,许多研究发现较高的Ki-67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更好。看门人抑癌基因:p53

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健康的人,抑癌基因是细胞正常发育生长的“守护天使”,时刻检查着细胞的“身体状况”。

当细胞DNA受到损伤时,抑癌基因就会通过一系列操作,诱导细胞衰老或凋亡。但是癌变的细胞,就源于原癌基因的突变和抑癌基因的解封。

显然,重新封印突变的基因就成为了扼住癌症喉咙的关键所在。此时,就不得不提及大名鼎鼎的P53基因了,它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

针对不同人类癌症细胞进行基因组测序的结果表明:超过50%的恶性肿瘤中都会出现P53基因的突变。

正常情况下,调控细胞周期启动的P53蛋白就好像含在士兵嘴里的自杀药片,一旦发现士兵想要叛变,就会自动融化。

然而一旦它突变了,不仅会促进基因突变,还会保证突变细胞能长久的存活—看家护院的忠犬,变成了黑恶势力的帮凶。

有时,黑化到极致的P53基因还会获得功能性突变,华丽丽地变身为一个“癌基因”,从多个角度给癌症的发生发展添砖加瓦,比如增强肿瘤的侵袭性和耐药性等。

显然,P53的突变是可以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的。通过定期检测P53的突变程度,可以判断手术后有没有复发。在放化疗前后进行P53含量检测,通过含量变化,还可以了解肿瘤治疗的效果。P53抑癌基因的检测很方便,只需要5滴指端末梢血,不会有各种影像检测的射线辐射,也不会有患者身体条件的限制,是一种适合高频次监测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不靠谱的肿瘤常客:CEA如果要给肿瘤标志物做一个排名,CEA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首,因为它的应用太广泛了:肺癌、乳腺癌、各种肠道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几乎每个肿瘤患者,如果要测肿瘤标志物,医生都会开上CEA。大约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70%的直肠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胆管细胞癌/甲状腺癌患者,都会出现CEA升高。但我们知道,通过CEA的升高来预测肿瘤复发或者耐药,其实是不怎么准确的,因为一部分癌症患者即使病情进展,肿瘤标志物也在参考值以内,这就是所谓的“不敏感”。另外,有不少正常人体组织也会分泌少量的CEA。对于那些敏感的患者,也就是肿瘤标志物超过了正常参考值,可通过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来预测肿瘤治疗的效果、肿瘤进展情况,比如正在使用的靶向药物是否已经耐药等。在不同类型肺癌中,CEA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肺腺癌,为70.83%,与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一项针对名肿瘤标志物敏感的肺癌患者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利用CEA。01预测靶向治疗效果这些患者中,有41位肺癌患者存在有EGFR、ALK或ROS1的基因突变,他们都使用了TKI类靶向药物治疗,这些患者的CEA都是超过了正常参考值,也就是所谓的CEA敏感型。

靶向药物治疗4周后,通过抽血检测CEA数值,41%的患者CEA在治疗4周内下降。但是59%的患者血浆CEA的变化反而是先上升,然后再逐渐下降到基线水平。

这就提醒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跟踪CEA的数值变化,判断靶向药物无效,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不准确的。

我们需要结合症状表现或CT等影像学检查再观察,不能因为4周内靶向治疗CEA没有下降就轻易判定靶向药物无效而换药。

02预测疾病进展或转移如果肺癌患者的CEA是敏感型的,也就是诊断时超过正常上限。在治疗后CEA会逐渐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数值,很多时候会落入正常参考值范围之内,我们暂且将这个数值比作“基线数值”。如果患者出现病情进展,不管是全身的进展还是脑转移,53%的患者CEA呈现出了上升趋势,血浆CEA数值升高幅度超过了基线数值10%。如果是单独的脑转移患者,22%的比例会表现出CEA的上升(超过了基线数值10%)。所以,CEA可以判断进展,但它的变化趋势不能替代CT等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脑转移。03预测晚期患者疗效

在IV期肺腺癌患者中,包括CEA在内的四种肿瘤标志物(其他三种:CA、CA19.9和CA27.29)都有可能升高,其中CA27.29在86%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升高并超过了正常参考值,其中最低的是CA19.9,只有46%的患者是超过正常参考值。

因此,患者如果想通过肿瘤标志物来做疗效监控,最好在检测时将这四种标志物都检测,看看究竟哪一种是敏感的,而不能只通过CEA的变化来判断。

通过肿瘤标志物判断进展方面,一定要极为小心,尤其是以CEA的上升趋势来判断是否脑转移方面,不能因为CEA稳定就认为没有危险,一定要结合影像学检查。

监控耐药和进展一定要综合多方检测技术,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血液ctDNA等分子诊断技术,来看靶向药物的有效性等。

CYFRA21-1

CYFRA21-1又叫做细胞角蛋白19。这个指标主要用于监测肺癌,肺鳞癌中阳性率高达70%,肺腺癌阳性率60%,大细胞肺癌阳性率75%。同时对肝癌、甲状腺癌、膀胱癌等癌症也有一定的作用。

个别良性肝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病人,Cyfra21-1也会轻微上升(一般小于10ng/mL)。

01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在国内,非小细胞肺癌的复发和转移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就诊时,多处于晚期。CYFRA21-1用于与良性肺部疾病(肺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的鉴别,特异性比较好。

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肿瘤已晚期或预后差。但CYFRA21-1正常或轻微升高,不能排除肿瘤的存在。

治疗效果好,CYFRA21-1的水平会很快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CYFRA21-1值不变或轻度减低提示肿瘤没有完全去除,或有多发性肿块存在。

02原发性肝癌(PHC)

大多数PHC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因此探寻合适的肿瘤标志物以便对PHC进行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极为重要。

PHC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肝脏其他疾病患者;不同组织学类型的PHC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肝脏其他疾病患者;肝脏炎性疾病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最低,肝硬化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有所升高。03甲状腺乳头状癌CYFRA21-1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其为CK19的全长片段。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因此CYFRA21-1可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复发的诊断。04膀胱癌

CYFRA21-1是CK19的可溶性片段,是一种低分子量(ku)的酸性角蛋白,免疫组化证实其位于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细胞死亡时其以溶解片段的形式释放,最初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

后来发现其对膀胱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好;CYFRA21-1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具重要价值。

05食管癌

食管癌在我国属高发癌症之一,以鳞状上皮癌最多见。CYFRA21-1对肺鳞癌的敏感性较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显著高,而且CYFRA21-1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

动态测定CYFRA21-1浓度对于食管癌的病情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观察、预测复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06鼻咽癌、宫颈癌

鼻咽癌(NPC)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EB病毒密切相关。CYFRA21-1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

因此提高NPC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评估出治疗后的疗效及尽早发现治疗后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CYFRA21-1升高见于约40%的宫颈癌患者,其升高与分期和肿瘤大小相关。

End

本公号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RECOMMEND推荐阅读1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怎么办呢?2这种情况可能是肿瘤复发转移!3如何解读肿瘤标志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zj/78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