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继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新闻发布会、我省首支抗癌明星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之后,为进一步向广大百姓传播正确的防癌、抗癌知识,宣传周期间,医院特举办3期“健康大讲堂系列科普讲座”,通过现场讲座+网络直播的形式,为大众带来肿瘤防治科普盛宴!
本期的健康大讲堂邀请我院肿瘤内科副主任陈小兵详细讲解了“消化道肿瘤科学诊治”。陈小兵说:“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消化道肿瘤占了一半多,在河南省排名前五位的肿瘤中,消化道肿瘤占了四席。如此庞大的数字,除了公众对消化道肿瘤的预防认知不足外,更和患病后在诊治方面有着诸多误区和不规范治疗有关。”
在讲座中,陈小兵特别提到肠道微生物与人们机体各器官息息相关,肠道上皮细胞的免疫功能,能广泛调节身体不同器官组织内的免疫细胞。
蔬菜、水果、高纤维素多样化食物肠道好细菌。高脂、高糖、单一食谱破坏好细菌、滋生坏细菌。那么如何进行营养治疗,首先要排除一些误区。
营养治疗常见误区误区一:只要吃得下饭,就不需要补充营养
营养支持应该成为肿瘤病人的基本治疗措施,通过每日膳食仍达不到目标需要量时,我们的建议是:给予肠内营养。
误区二:吃得越有营养,癌细胞长得越快,因此要少吃,饿死癌细胞
不给营养,正常细胞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而肿瘤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结果饿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
误区三:肿瘤患者不能吃“发物”,因为会导致肿瘤复发转移。
肿瘤病人的忌口应该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治疗方法而异。完全素食不利于肿瘤病人,荤素搭配才是最佳选择。
误区四:肿瘤患者需要多吃补品?因为补品能补身体
尚无充足的证据证实这些补品的抗肿瘤作用;补品种类多,有些存在成分不明,夸大效果等问题,有些补品的有效成分重复。大量服用补品,影响正常进食。
误区五:汤里有营养,因此肿瘤患者应该只喝汤,不吃肉。
事实上据科学测试,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主要是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大部分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了渣里。
误区六:输注白蛋白可以补充营养?
白蛋白是血浆提取物,主要起到运载各种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渗透压的作用,并没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白蛋白进入人体后,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才能被机体利用合成所需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半衰期通常为15-19d,所以静脉输入白蛋白不会被很快分解利用。
误区七:多吃抗癌食物可以防癌
多吃抗癌食物可以防癌无依据!
患肿瘤后,病人哪些阶段第一阶段:否认。在这一阶段,悲伤的人拒绝相信或拒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
第二阶段:愤怒。度过了“否认”这个阶段后,人会变得愤怒,人的情绪容易变得悲愤和激动,甚至对自己也感到愤怒。
第三阶段:讨价还价。这种讨价还价也许是和自身,也或者是和自己信仰的神灵(例如上帝)。通常我们会希望奉献一些东西来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第四阶段:抑郁。沮丧大概是所有痛失所爱的人都会经历的过程,这是五个阶段中最难度过的关口。这一阶段悲伤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但如果你冒出任何想伤害自己的念头,请咨询专业意见。
第五阶段:接受。这是悲痛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时你意识到生活必须要继续下去,你可以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而后你开始为达到未来的目标而努力,你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你会做到的。
陈小兵提醒,悲伤没有一种单一的模式,每个人经历悲伤的过程都是不同的。以上的五个阶段仅作为一种参考模式,悲伤到难以自拔的时候请向朋友倾诉,也请不要羞于寻求专业帮助。你会被疗愈,即使你现在不相信,只要知道它是真的就好了。
常见的五种治疗手段
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免疫治疗
最后,陈小兵提醒:“癌症是基因病、代谢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嘴巴享福、肠胃受罪”、“胡吃海喝”的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宅在家里的“宅男宅女”生活方式,“抽烟喝酒、熬夜上网”的作息习惯,“压力山大”、“自我压抑”的不健康心态等,就像一个个“癌变”的催化剂,侵袭着我们的健康,吞噬着我们的身体。
为此,他给大家总结了预防癌症的“四十字箴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充足睡眠、定期体检、控制感染、疫苗优先、美化环境、绿水青山。
有奖问答环节,陈小兵将自己的新书《面对癌症,不恐惧,不盲从》,发给现场观众。
陈小兵,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胰腺癌学组、姑息治疗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委会全国常委。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联合授予“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明天(4月19日)下午3点半,将邀请到我院肿瘤内科副主任王启鸣为大家带来《合理生活,远离癌症》,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