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40%~80%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问题,营养不良会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结局。近年来,营养支持在肿瘤患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的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维持患者治疗连续性,改善结局。而目前肿瘤患者对营养不良的危害认识不足,临床亟待加强营养宣教来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的医学营养观念。因此,本文对肿瘤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宣教提出推荐和建议,为肿瘤患者康复期的营养支持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意见。
营养不良的诊断方法有多种,包括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及综合测定。这里将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评估方法,临床上常以体重及BMI来诊断营养不良,具体如下:
①理想体重诊断法:实际体重为理想体重的90%-%为适宜,80%-89%为轻度营养不良,70%-79%为中度营养不良,60%-69%为重度营养不良。
②BMI诊断法: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BMI诊断标准不尽一致,中国标准如下:BMI<18.5kg/m2为低体重(营养不良),18.5-23.9kg/m2为正常,24-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
●怎么进行自我营养筛查及评定呢?
①称体重:
建议肿瘤患者每周或者说每两周早晨固定的时间称体重。什么是固定时间?早晨起床之后穿上单衣,排空大小便之后称体重,而且体重要记录下来。如果体重下降了,排除节食、糖尿病、甲亢等原因,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肿瘤是否复发。
②观察自己的摄食量:
观察自己的摄食量有没有减少。比如说前段时间能吃一碗,现在只吃半碗,这就表示存在摄食量减少的情况。
以上这两个方法是肿瘤患者自己了解营养状况最好的和最简单的方法。
●如果存在营养不良,该遵循什么样的膳食模式
01
膳食指导原则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
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
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限制精制糖摄入;
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期和康复期膳食摄入不足,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建议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02
恶性肿瘤患者能量和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主食(粮谷类)为每日g(生重),其中杂粮占三分之一;
蔬菜为每日g(叶菜和瓜类为主);
水果为每日g(低含糖量水果为宜);
肉类为每日g瘦肉(鸡鸭类为主,减少畜肉类);
鱼虾为每日50g(海鱼为佳);
蛋类为每日2个;
牛奶为每日ml;
豆类及制品适量,每日大豆类25g,相当于豆腐g,豆腐干50g,豆浆g;
烹调用植物油每天20g,食盐:6g/d。
此外,目前社会上还流传着一些关于肿瘤患者饮食的“误区”,对肿瘤患者造成很大困扰,严重影响肿瘤患者对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和总的膳食平衡。
误区1肿瘤不能吃发物
所谓“发物”,是民间的传统说法,认为某些食物(海产品、鸡鸭鹅肉、牛羊肉等)可“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因此不能进食。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所谓“发物”的概念,上述食物恰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盲目限制,将可能导致肿瘤患者膳食不平衡,营养不充分,造成肌肉萎缩,血浆蛋白降低,免疫力会更下降,导致营养不良和感染发生风险增高。
误区2不吃饭或少吃饭,将肿瘤细胞饿死
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肿瘤患者吃的太多,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而少吃或不吃可以饿死癌细胞。实际上,这一说法是没有理论依据的。目前,国内外各类研究都没有看到营养支持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结论。
相反,当人体从外界摄入的营养不足以时,除了正常细胞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外,肿瘤细胞还会进一步消耗正常细胞的营养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肿瘤病人都会有消瘦表现,而到了肿瘤晚期常常会出现“皮包骨头”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恶病质”现象。因此,肿瘤细胞是“饿”不死的!
审校:尹晓然
(部分图片及内容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1]于康,李增宁,丛明华,方玉,张片红,李融融,李春微,崔敏,应捷.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J].营养学报,,39(04):-.
[2]肿瘤营养治疗通则[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3(01):28-33.
[3]李增宁,陈伟,齐玉梅,胡雯,葛声,周春凌,杨雪锋,张片红,于仁文,赖建强,焦广宇,胡怀东,高淑清,张勇胜,胡小翠,周莉,周岚,冯颖,辛宝,刘晓军,李莉,施万英,杨勤兵,郑锦锋,韩磊,夏羽菡,刘庆春,方玉,胡环宇,骆彬,谢颖,杜红珍,李薇,王昆华,缪明永,许红霞,李苏宜,李勇,江波,巴一,孙明晓,曹伟新,石汉平.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4(04):-.
西安医院肿瘤科/肿瘤内科专业
尹晓然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肿瘤康复及免疫治疗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