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中;其中,肥胖女性比肥胖男性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更高。
肥胖诱发癌症,主要是因为肥胖者身上脂肪过多,会刺激体内激素水平的提升,如脂肪细胞能释放雌激素,会增加女性肥胖者患乳腺癌的风险;腹部脂肪细胞则会促使人体产生生长激素,而这正是诱发多种癌症的关键所在。科学家们又进一步明确了更青睐“肥胖一族”的肿瘤,分别是:食道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肾癌和乳腺癌。此外,小肠癌、胆囊癌、喉癌、膀胱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脑瘤、淋巴瘤等与肥胖也有一定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地瘦,将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控制在18.5~24之间。儿童肥胖也会给日后罹患癌症埋下隐患。英国研究表明,相对于正常体重的儿童,越胖的孩子日后患胰腺癌、膀胱癌、肺癌、呼吸道癌症和口腔癌等的几率会越高。约30%男性肿瘤和60%女性肿瘤的发生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可以明显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可使癌症总体发生率降低约50%,对预防胃癌、结肠癌、肺癌、口腔癌、喉癌的发生,更有帮助。不良生活方式是罪魁祸首东方人体质与西方人有较大差别,西方人的肥胖多是全身性肥胖,中国人的肥胖多是向心性肥胖(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且研究显示,中国人不需要胖到西方人那个程度,就会出现诸多健康问题。
我国提出了更适合国人的肥胖标准,即体质指数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吃得油、动得少”是全球肥胖率居高不下的主因。导致我国肥胖人群迅速增加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近些年,国人的饮食习惯越来越西方化、快餐化,大量高油高脂饮食,再加上久坐、少动,导致脂肪在体内慢慢堆积。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压力会延缓女性新陈代谢速度,导致体重增加。
此外,遗传与环境因素,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药物性肥胖,肠道问题等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
减肥,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肥胖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任何时候开始减肥都不晚。
美国布朗大学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只要减轻20磅(约9公斤)的重量,就能对身体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即使反弹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能长期改善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骨关节疾病等问题。
控制总热量,低脂饮食成人应按身高标准体重控制每天总热量的摄入,应以减少脂肪和适量碳水化合物为主,并注意全天热量的合理分配,早餐占全天热量的30%,午餐占全天热量的40%,晚餐占全天热量的30%。
饮食中要限制动物性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每人全天植物油用量以20~25克为宜。少吃或不吃肥肉,烹调时不用动物油,并尽量避免高能量食品,如糖、甜食、油炸食品、肥肉、烧烤等。
三餐有节减重者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谷薯类主食为主,并注意主食的粗细搭配和副食的荤素搭配。做到饮食有节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晚餐尽量在19点半之前完成,20点以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食物,实在很饿,可以酌情吃点黄瓜、西红柿。切忌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
清淡饮食减重时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并忌食腌渍食品。全天食盐总摄入量小于等于5克。
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使摄入的热能减少,可多吃荞麦、燕麦、高粱、薏仁、小米等。
主动饮水多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汽水等。
适量运动减肥没有捷径,少吃多动是个好方法。想要健康瘦身者应多参加户外活动,每天应累计活动30~60分钟以上。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做好保护措施并酌情晒晒太阳。
注意刚开始的运动量要少一点,让身体慢慢适应,然后再适当地增加运动量,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适感,或者感到体力不支时,一定要及时停止运动。
减肥需要循序渐进,一般每周减重0.5公斤比较安全,也容易接受并坚持下来。
如果减重太快,有可能引起衰弱、脱发、抑郁、心律失常等问题。另外,由于脂肪分解太快,会导致血中脂肪分解的代谢产物酮体变多,引起酸中毒,后果严重。
节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是减重最健康的手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疾病,不推荐使用药物、手术等方法。
▼往期精彩回顾▼这种癌症,我国新发例数占全球近一半,隐蔽性极强!这几类人群尤其要警惕…
鸡血、鸭血、猪血不干净?有毒素?你所不知道的真相是…注意!这种癌男性高发,早期隐匿,这个检查可捕捉“蛛丝马迹”!*点击标题查看文章内容*来源:生命时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温医大附一院综合编辑整理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