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发现早治疗不一定有效,多数癌症患者

早发现、早诊治,早病愈?

眼下,伴随着大家对癌症的恐慌,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即癌症不好治,主要是发现晚了,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肯定能早治愈。

据韩启德院士介绍,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年与年相比,癌症新发病例数增加81%,其中肺癌由26.2万到59.4万,增加1倍多,乳腺癌由9.8万到26.6万,增加近2倍,前列腺癌增到5倍。

20多年,癌症增长那么多,可能的原因有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生肿瘤的机会相应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恶化等。

而我们不要忽略另一种可能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精密仪器是不是只是发现了更多没症状、在原有条件下不能发现的、进展很慢或不会恶变的“早期癌症”“懒癌”。

换言之,早发现、早诊治只是让我们“增加”了很多肿瘤病例,但其中不少是十分懒惰的肿瘤——你不发现它们,它们也没有破坏力,而发现它们,对恶行肿瘤的防控工作,成效甚微。

国外有研究发现,在死于非甲状腺癌的病人里,2.5毫米厚的甲状腺组织切片检查发现,他们中有36%患有甲状腺癌,而如果切片厚度为0.5毫米或更薄,更多会在生前就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癌。

在死于非癌症的40-50岁女性乳腺组织切片检查中,发现40%的妇女患有乳腺癌。这些懒惰的癌症被称为“终身没有征兆、没有麻烦的癌症”。

一份研究记录了年-年美国甲状腺癌、黑色素瘤、肾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患病情况,30年间,这5种癌症的患病人群都差不多增加了3倍,但死亡率几乎不变。

而在此期间,美国推行了大量“抗癌运动”与早期筛查项目,开展“早发现、早诊治”后,人群死亡率却没降低。

而更多的早发现,是把众多无症无感人群筛选进了癌症候选名单,最终被治疗成为真正的癌症。

早期筛检的负面效应

根据目前掌握的癌症知识,“早发现、早诊治有利于癌症病人”并不违反逻辑,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已成为一种集体意识。

问题是,这些“明星”技术尚没发挥多大作用,却带来不少麻烦。

年-年,韩国大力推行甲状腺癌早期筛查,结果甲状腺癌病人增加15倍,成为发病最多的癌症。但这18年间,该国死于甲状腺癌人数却并没有变化。

并且,几乎所有诊断出来的病人,都做了放疗或切除术,其中约11%发生甲低症,2%手术引起声带麻痹。

年和年,北京市政府投入2亿多对全市万妇女癌症筛查,宫颈癌筛查75万例,确诊宫颈癌72例;筛查乳腺癌57万例,确诊乳腺癌例;其他妇科肿瘤17例。

以此推算,对全国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国家能否承担得起?除了耗费与效益评估,更难的是查出后怎么办。

如果进行早期干预,比如切除早期病灶或基因调控,但其中很大部分最后并不演变为重症的人等于“白挨刀”。如果随访观察,长期多次CT等检查必然会对人体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

西方人发现,在尸体解剖中,33%的男性有前列腺癌,却只要1%的人会因此死亡。

这剩下的32%,如果都去早发现早治疗,这个死亡人数绝对会不止1%!

当然,这最要命的还是心理负担这个难题。

现在的人,如医生说你得了癌症,个个都会如五雷轰顶,家家都会像大祸临门。因为现代医学在长时间的宣传上,把癌症说成是绝症,得了癌症无异于被判了死刑。

于是大家一听得了癌症,立即手软脚酸,脸色苍白,据说,在癌症患者中,大概有70%的患者是被自己吓死的。

当然很多时候是被医生吓的。

其实癌症古已有之,只是我们的叫法不一样而已,如息贲、伏梁、乳岩、翻花等古今中医病名,会腐烂化脓的,一般称之为痈疡;聚成为块,按之不散的,一般称之为癥积。

和西医不同,中医从不认为这些是绝症。痈疡多生于体表,托毒排脓,逐邪外出即可;癥积常生于体内,“养正积自除”,可以缓消之。

这是中医历久相传之经验,可经西医取了个癌症的新名后,又成必死、不治之症了!

中医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现在,癌的恐吓,已成为了一把立即可将病人精神意识摧垮的杀人刀。

据统计,肿瘤患者中,有66%的患者患有抑郁症,10%患有精神衰弱症,还有8%患有强迫症,这说明至少84%的肿瘤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笔者就知道一中学退休教师,微热住院三个月而热未退。他缠着医生要讲是什么病。医生被缠不过,就答他得了肺癌,结果第二天,那恐惧过甚的教师就死了。

闻自己有癌而吓死的人不是少数,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癌症可以和人共存

西方医学是微视医学,它倚重光、机、电技术来诊断病人,然后医生被训练起来解读照片及各种化验报告,这样的治疗方法往往对病人视而不见,只是把人体局部的病菌、细胞无限放大,因此只能得到片段的治疗。

中医是一个天地人的医学,她看整体,讲究人身的整体管理平衡,细胞之所以病变,并不是细胞的原因,而是整体的管理失控造成的,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笔者看到过一个数据,说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有亿细胞死亡,其中有3亿到30亿就是癌细胞!不仅如此,成年人每天还会产生几百万个新的癌细胞。

这么看,其实每个人都带着癌细胞在生存。

因此,即使患癌,也不必剧烈恐慌。因为心理压力骤增,是绝对会影响人体阳气的运行,让五脏六腑更加失调,让免疫力更加低落,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更多正常细胞癌变。

实际上,在中医讲,癌只是一个局部的集聚,从西医的角度上来讲是正常的身体的组织发生了变异,其实变异是很正常的。

生命都有一种突破性,希望获得更强的生长优势和更良好的生存状态。当脏腑之间不协调,信息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一些细胞就会发生变异,它不过是为了获得一些生长优势,而这就是西医所谓的癌细胞。

而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只是一个癌细胞数量的不同而已。

就像我们的社会,每个国家都有小偷一样,但是这跟数量有关系,如果一半的人都是小偷,那肯定天下大乱了。癌细胞也是一样,它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根本就不会影响我们整个生命体系,它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美国人也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就是给一部分六十五岁到八十岁这个年龄段正常死亡的老人做尸体解剖。

解剖的结果是,这些人全部都有肿瘤,有的肿瘤有拳头那么大,十公分左右。但是本人在生前没有什么感觉,一直到死都没发现自己长了肿瘤。

这个说明,很多时候肿瘤可以和人共存。错误和盲目的治疗反而引发癌症细胞的过度生长,带来真正的危害。

事实上,年龄越大,得癌的机会会越多,即使你体内存在癌肿,但无任何症状,也无须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因为,只要你的身体整体平衡,无症状,说明自己的生命能力完全能控制它生长,能让人瘤处于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打乱了,癌肿才会慢慢的长大。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老人长癌肿与拿拐杖的道理一样,都是维持生命的平衡与健康。治癌应顺从生命的规律

现代医学把一切疾病的原因归于局部的病变细胞,用外力来杀死病变细胞的方法就是其唯一的方法,这实质是它治标不治本的实质。

更重要的是,这种治法副作用极大,它把人体的内部管理破坏得更乱了,疾病不是变轻了,而是变得更重。

人体是何等精密的结构,只要保持身体整体的平衡,提高生命的自管理能力,不管癌症如何严重,相对于整个生命体来说,它都是局部的、微不足道的。

但是现在西医仍然把它作为一个诊断肿瘤的所谓的“金标准”,活检的理论本身就存在严重的问题,它还是属于形态学的一个研究方法。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长得奇形怪状,就凭他的长相、形态,你就能说这个人一定是个坏人,或者是一个好人?!能这么判断吗?肯定是不能的!

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如果你切掉的组织恰好有癌细胞,你就诊断它是癌症,就进行一些治疗,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而且活检还可以把你的一些信息传导通路阻断,把癌组织里面的毒素大量释放出来。所以,做了活检的人,非常容易扩散、转移。

西医的手术仅是一种形体修复的一个手段,并不是一个很积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象癌症这样。就象割草一样,它把上面割掉了,根还在那个地方,它还会长。

做了手术是在身体里面看不见,但是里面结构多被破坏,很厉害,你是看不见的。

手术是不可逆的。身体里面的脏器无论腐朽、腐烂到什么程度都能够修理,通过中医,它都可以把你修好。但是你把它摘除了,就没有修的余地了,这个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说我们对待手术的态度要慎重!

而以杀死癌细胞为手段的化疗、放疗更是玉石俱焚的行为,据澳洲癌症中心一个调查显示,成人恶性肿瘤中,化疗后5年的存活率,澳洲是2.3%,美国是2.1%。如果不化疗反而生存率更高。

要知道,癌细胞比人体的正常细胞要强大得多,用对抗的方式去杀癌细胞,很多时候癌细胞没有杀死,好细胞却杀死了。

任何一种医疗行为是应该让病人的情况越来越好,感觉也是越来越舒服,病症也是越来越轻才是。

然而,现在的事实却是医院的,抬着出来的。本来能吃能喝能睡,也有气力。经过放化疗之后全身插满管子,吃不下饭,走不动路,没有免疫力(正气不足了),头发全掉光(气血不足)。

很多癌症病人经过放化疗之后用不了多久就走了。而与之相反的是有些癌症病人没有选择去放化疗,而是选择了一些自然疗法,却可以带癌生存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癌症治疗的现实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宣称癌症是慢性病,它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一样,是缓慢发生的过程。

而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许多医学专家到美国学习化疗,回国后广泛传播这种治癌方法,至今仍然乐此不疲!

《某日报》曾刊出一则《各科室为何特爱癌症病人》的报道:“医院治不好的病,但各个科室却争着要。是各科室认为自己有能力治疗吗?但事实是谁也治不好,岂不可笑!

当然了,真正的原因其实是癌症治疗费用昂贵,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元。因此,癌医院争相夺取的‘肥肉’,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也展开抢夺癌症病人的争斗。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挣钱。

外科赚了钱,就把患者转到化疗科化疗,然后再转到放疗科放疗,等到这些科室的钱都赚够了,再把病人扔到中医科去。”真是细思极恐!

根据QuintilesIMS的调查,年全球癌症治疗市场值为亿美元,预计每年增长7.5%-10.5%,至年,整个市场值将达到亿美元。

医院来说,癌症是世界上唯一治死人不用负任何责任的疾病,不管是什么癌症,上来就是惯用三把刀——手术切除、射线烧死、药物杀死。

不管有没有疗效,医院最终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患者没有几个能够活下来的,可他们却一点责任都没有。

还有就是各样的药企,癌症患者中国有几百万,大量药企加入了抗癌药物的研发,都想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现在中国很多治癌贵重药都是进口,我国每年产生的癌症患者为万人,治疗死亡者为万人。如果每人为治疗付出的费用为10万元,一年要花掉0亿。很多成了药商财团的利润。

只要大家认真去阅读这些药企的财报,就可以知道了。今天的医疗很多时候都变成了商业,病人早已成为了商品的一部分。

做化疗的医生,不让自己的家人做化疗,卖放疗机的商家,不让自己的家人做放疗,而医院肿瘤科的医生们,却拼命使用这两种方法来治疗癌症,这虽然有点反讽,却是当今医疗的现实!

多数癌症患者死于癌症转移

五年前,著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而逝世,年仅33岁,距离其乳房切除术不到4年。很多人在为姚贝娜扼腕叹息的同时,心中也有很大的疑问,既然做了根治手术,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复发?临床上,有相当多癌症患者,和姚贝娜一样都必须面对癌症复发这一残酷的现实。癌症的复发转移是患者长期生存的最大威胁,也是其主要死因。在我国新诊断的实体瘤患者中,有2/3的人已经出现临床转移,在经过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全身化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亚临床隐性转移,出现临床复发转移的患者多数会在5年内死亡。究其原因,患者实施切除手术后,有些会接受进一步的化疗治疗或放射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影像学检查并未发现癌细胞时,患者通常会以为癌细胞已被完全“杀死”,其实不然。目前在临床上,癌症的复发转移监测方法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胸片、CT等,但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的,往往是已经“成形”的转移瘤,等发现时患者多数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要知道,手术切除只能把癌变的组织切除,后期的放化疗的确能杀死一些生存能力弱的癌症细胞,但仍有少数的癌症细胞具有高度转移潜能,这些癌症细胞易于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存活,并寻找合适的增殖环境,一旦寻找到适宜的环境,这些细胞会迅速“隐藏起来。这就是有些癌症患者在切除、化疗治疗后,当时体内未发现有癌细胞组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癌症又复发或发生转移的原因。

作者:朱文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down.net/exzlyf/7936.html


当前时间: